晴時多雲

中國無需入侵就拿下台灣 美智庫警告這策略

2024/06/23 07:05

美國智庫研究警告,中國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就孤立台灣,削弱台灣經濟,讓美國和西方國家難以應對,所採用的做法就是隔離策略。(示意圖,法新社)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要如何在無需發動軍事入侵就能拿下台灣,美國有線電視CNN報導,根據智庫研究警告,中國可以不費一槍一彈就孤立台灣,削弱台灣經濟,讓美國和西方國家難以應對,所採用的做法就是「隔離(Quarantine)」策略。

報導指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台灣採取越來越好戰的行動,加劇人們對共黨可能控制台灣(或者必要時使用武力)的擔憂。在這種情況下,分析人士和軍事戰略家長期以來一直關注中國可以採取的兩個關鍵選項:全面入侵或軍事封鎖。

但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警告,還有第三種方法,這將使得美國和其他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更難以應對,也就是採取隔離策略。

隔離不同於封鎖 嚇阻作用扼殺經濟

所謂的隔離就是,中國海岸警衛隊、所謂的海上民兵以及各種警察和海事安全機構,可以使用「灰色地帶」策略對台灣發動全面或部分隔離,這可能切斷台灣的通行權。隔離策略略低於可能被視為戰爭行為的入侵。CSIS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台灣的港口和港口將無法正常供應能源,2300萬人無法獲得能源等重要物資。

報告指出,中國除了採取軍事入侵之外,北京還有其他選擇來脅迫、懲罰或吞併台灣。中國海警與全球大多數海警一樣,被視為執法機關。這意味著它可以透過所謂的隔離來阻止和監管島上的航運,這與封鎖(Blockade)不同。

報告稱,隔離是一種由執法部門主導的行動,旨在控制特定區域內的海上或空中交通,而封鎖本質上是軍事性的,專家表示,國際法將封鎖視為戰爭行為。

如果中國採取隔離策略,並不是對台灣宣戰,這將會讓美國是否介入陷入兩難。根據《台灣關係法》,華府在法律上被要求向台灣提供自衛手段,並提供防禦性武器。如果美國軍艦或飛機介入中國所說的執法行動,美國反而可能會被視為發動軍事敵對行動。

該報告由邦尼·林(Bonny Lin)、布萊恩·哈特(Brian Hart)、馬修·福奈奧爾(Matthew Funaiole)、薩曼莎·盧(Samantha Lu) 和特魯利·廷斯利( Truly Tinsley)共同撰寫,中國人民解放軍(PLA) 的海軍、空軍和地面部隊可能只發揮輔助和支援作用。

報告稱,中國海警擁有150艘遠洋船隻和400艘小型船隻,艦隊規模而言可稱是全球最大軍隊,並且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北京的海事安全局和海上民兵、漁船還有數百艘船隻都納入中國的軍事和執法部門。反觀台灣海岸警衛隊僅有10艘遠洋船隻和約160艘小型船隻,缺乏足夠的人員來阻止檢疫工作。

CSIS報告撰文者指出,北京採取的隔離行動可能極為有限,但仍具有經濟扼殺台灣的效果,因為很少有企業願意面臨資產被中國當局扣押的可能性,並可能停止為台灣提供服務。

報告指出,中國表現出的搜索和扣押少數商船的意願,可能會產生巨大的威懾作用。此外,有限的搜查或扣押行動對飛往台灣的航班產生影響,因為隔離很容易延伸到空中領域。

報告稱,如果將隔離視為執法行動,中國可以輕鬆宣布行動結束,並聲稱其目標已經實現。為了讓事情更加低調,中國甚至可能不需要使用「隔離」這個詞來開始孤立台灣的行動。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