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中國獨角獸紙糊的?千億市值淪清算

2024/06/24 07:05

柔宇科技搶先在韓國三星之前發佈世界第一台可摺疊螢幕的手機「柔派」。(美聯社)

最曾為中國獨角獸公司 最高市值達1935億元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柔宇科技曾是中國科技業「獨角獸公司」,過往估值一度高達435億元人民幣(約台幣1935億元),甚至號稱一度超越華為、三星等大廠,沒想到在短短數年間就傳出破產清算,且中國深圳法院已在今年5月15日受理,預計9月13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據了解,柔宇科技創辦人劉自鴻被稱為「天才少年」,不僅以高考理科榜首之姿考進北京清華大學,拿下本科和碩士研究生學位後,又用3年時間拿到美國史丹福大學博士學位,時年29歲的他,就創立「柔宇科技」,該公司專注研發柔性顯示器及感測器,自稱是中國唯一一家沒有採用國外主流固定曲面技術的企業。

後來在2014年發表「全球最薄」僅0.01公分厚的彩色柔性螢幕,2018年又推出全球首款可折疊柔性屏手機「FlexPai柔派」,引發業界轟動,也因為其超強的研發技術,吸引不少知名機構關注,在創立以來進行過13次融資,拿到約61.97億人民幣(約台幣275億元)的股權投資,貸款約36.53億人民幣(約台幣162億元)。

柔宇科技甚至被列入iiMedia Research發布的「2020年中國新經濟獨角獸200強榜單」,名列中國前200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未上市企業第12名,最高峰時期的總市值甚至一度超過435億人民幣(約台幣1935億元),不過,近年來柔宇科技傳出財報問題且持續惡化,使該公司資金鏈越來越緊迫,2021年也不得不撤回科創板的上市申請,最終淪為倒閉的情況。

柔宇科技創辦人劉自鴻被稱為「天才少年」,29歲就成立柔宇科技。(彭博)

推出「柔派」號稱全球首款可摺疊手機

報導指出,柔宇科技由史丹福大學博士劉自鴻、魏鵬及樊俊超於2012年共同創立,其主營業務是柔性OLED螢幕等,該公司是在2019年中國手機品牌小米高調宣傳摺疊手機後不久受到外界關注,當時時任副總裁樊俊超發布一篇針對小米的「檄文」,稱柔宇在2018年推出的「柔派」才是全球首款真正可摺疊的柔性螢幕智慧手機,連三星也只能屈居第二,劉自鴻當時也迅速跟進,表示「人若犯我,雖遠必誅」等言論。

據了解,柔宇科技在2018年還沒有很大的名氣,但當時該公司搶先在韓國手機大廠三星之前發佈世界第一台可摺疊螢幕的手機「柔派」,並打出「領先三星、華為」的口號,成功的吸引了大眾的目光。

「柔派」這款手機採用由柔宇科技研發的7.8英寸蟬翼柔性屏2代,官方表示屏幕可承受超過20萬次的彎摺操作,在摺疊狀況下,可操作螢幕大小為4英寸,而在欣賞視頻等場景下,則可以展開使用,配置方面搭載驍龍8系處理器,6GB或8GB RAM,容量分為128GB、256GB、512GB。

當時柔宇科技推出的「柔派」摺疊手機在全球發售,不僅支援雙卡雙待且螢幕彎摺次數也高過三星,價錢方面也較便宜,其中配套6GB+128GB的版本,僅要價8999元人民幣,劉自鴻認為產品的價格十分重要,作為好產品,當然最終都要回歸一點,就是讓用戶買得到,買得起,用得好」。

也因為上述優點,柔宇科技成功被投資者追捧,從發佈產品後一路開掛,在2020年,估值就已高達435億元人民幣(約台幣1935億元),據iiMedia Research發布的《2020中國新經濟獨角獸200強榜單》,在中國前200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約台幣323億元)的未上市企業中,柔宇科技排名第12名,不過,後來卻爆發資金危機,以至於大規模暫停發薪。

柔宇科技曾是中國科技業「獨角獸公司」,過往估值一度高達435億元人民幣。(歐新社)

產能利用率偏低  放棄在中國IPO

綜合報導指出,柔宇科技2021年2月原擬在中國上市,但是在提交招股書後,市場聲音可算是毀譽參半,一方面,該公司的確具備相當的研發實力,在當時螢幕產品也算走在前列,但其欠佳的財務資料及產能利用率偏低、產品滯銷風險等問題也引起市場的質疑,最終也宣布放棄上市,數月後更傳出公司陷入資金困境。

2021年12月,不少柔宇員工向中國媒體爆料,原本公司承諾11月30日會補發10月的薪資,但當日並未收到補發的薪資,而柔宇創辦人劉自鴻向他們解釋,公司融資正在進行中,預計12月會有資金進入,將會在12月底或隔年1月發放薪資,但這仍有許多的不確定性。

這是柔宇科技首次大規模停薪,承諾補發的時間也並未兌現,因此市場不斷流傳該公司現金流一直較為吃緊,2021年拖欠員工報銷款的情況也時常發生,且在2021年上半年早就有部分高職級員工薪資遭拖欠。

雖然柔宇科技被列入iiMedia Research的《2020中國新經濟獨角獸200強榜單》,並排在第12名,但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00萬人民幣(約台幣2.89億)、1.09億人民幣(約台幣4.85億元)、2.27億人民幣(約台幣10.1億元)、1.16億人民幣(約台幣5.1億元),合計營收5.17億人民幣(約台幣23億元),而同期淨利潤持續虧損,分別虧損3.59億人民幣(約台幣15.9億元)、8.02億人民幣(約台幣35.6億元)、10.73億人民幣(約台幣47.7億元)、9.61億人民幣(約台幣42.7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31.95億人民幣(約台幣142億元),虧損幅度不斷加大。

柔宇科技被列入iiMedia Research發布的「2020年中國新經濟獨角獸200強榜單」,並排在第12名。(彭博)

2023年起 爆欠薪停產

作為中國早期涉足柔性屏技術的企業之一,柔宇科技曾經吸引了IDG、中信資本、深創投等超過20家知名VC/PE和產業資本的追捧,但從2023年開始,該公司就不斷爆出欠薪、停產、破產等負面消息,從一家明星公司急轉直下,不僅上市失敗、股權凍結、強制執行等醜聞頻出,最終走向破產清算。

根據《21 IC電子網》報導,「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的資料顯示,3月29日深圳市柔宇科技及其子公司深圳柔宇電子技術、深圳柔宇顯示技術,各新增1則破產審查案件,經辦法院均為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另據「天眼查」公開的訊息顯示,柔宇科技目前有20幾條被執行人訊息,被執行總金額超過30億元人民幣(約台幣133.5億元)。

事實上,2022年4月中旬,柔宇科技獨立董事劉姝威曾連發兩篇文,希望外界能夠伸出援手拯救柔宇科技,不斷找尋戰略投資人共同解決問題,她將柔宇科技當時的困境原因分成兩大點,第一點,由於柔性顯示器產線2018年投產,部分應用創新技術研發成果近1、2年才完成,根本來不及開拓市場,第二點則是公司3位創始人對開拓市場、創造現金流等公司營運策略都缺乏經驗,因此公司才會這般無力挽救。

柔宇科技因資金鏈緊迫,最終面臨倒閉清算。(美聯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