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PMI急升轉擴張,終結連14個月緊縮(資料照)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景氣領先指標出現好消息!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月經季節調整之PMI終結連續14個月的緊縮轉為擴張,一舉大幅躍升6個百分點至55.4%,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提醒,台灣要留意不平衡的復甦,以及急單較多、長單還要觀望。
王健全表示,PMI大幅攀升,主因是不確定性降低、美中經濟回溫,導致新增訂單和生產指數雙雙站上60%的高點,未來展望指數也持續看好;比較美中不足的是,存貨指數還是呈現緊縮,顯示多數是短急單,客戶還是沒有全面性拉貨、比較保守一點。
PMI以50%做為榮枯線,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反之則代表緊縮,包含5項組成指標,5月經季調之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呈現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但存貨持續緊縮;這也是2021年12月以來,首見季調後之新增訂單與生產指數同步站上60%以上的擴張速度。
此外,未來6個月展望指數已連續4個月擴張,指數攀升4.9個百分點至60.1%。
6大產業中,有4產業回報PMI擴張,依擴張速度排序為:食品暨紡織產業(62.1%)、化學暨生技醫療產業(58.0%)、電子暨光學產業(57.1%)與基礎原物料產業(56.4%)。交通工具產業(47.2%)與電力暨機械設備產業(48.8%)則回報 PMI 為緊縮。
非製造業部分,因股市回升、新青安貸款、母親節檔期、出境旅遊熱絡等,5月未經季調之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19個月擴張,指數微升0.1個百分點至54.2%。
王健全示警,各行各業出現不平衡復甦,例如觀光業,出境旅遊熱絡、但內需觀光因為地震表現較差;出口導向的倉儲物流因半導體需求表現很好,但內需的物流客運還是比較保守。住宿餐飲業方面,雖然內需表現沒有預期得好,但外界觀望兩岸交流鬆綁的商機,還是感到樂觀。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