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全年營運樂觀。(記者楊雅民攝)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輪胎大廠建大(2106)今天召開股東會,建大董事長楊啟仁表示,受惠於原物料價格回復正常,建大今年營運已回到每季每股賺0.4~0.46元的水準,全年營運樂觀。
楊啟仁表示,2022年受到客戶消化庫存影響,生意下降,且疫情期間採購的高價原物料至去年第1季才消化完。去年第2季以後,原物料價格持平,成本降低,也帶動建大第1季每股盈餘達0.46元。
楊啟仁指出,過去兩年受到庫存消化影響較大的自行車內外胎,目前產能利用率僅一半,以前毛利率最高達35-40%最高,目前毛利率20-25%,主要是過去2年自行車客戶都在消化庫存,沒有新車種,第3季2025年新車種即將開始出貨,建大已接到OEM新單,預期第3季自行車內外胎產能會緩步回升。
自行車修補市場過去兩年也都在消化庫存,最近庫存消化情況有好一點,暢銷規格都有補貨,「感覺水有在流動,但還沒回到疫情前水準」。
機車胎產能利用率約70%,較去年產能利用率最低時回升5-10%,建大機車胎在台灣已打入三陽、光陽、gogoro等機車品牌供應鏈;海外則是中國、巴西、義大利本田(Honda)的主要供應商,建大正積極爭取切入越南、印尼、泰國Honda供應鏈。
汽車胎和工業車胎目前整體產能利用率也達約75%,建大越南廠目前日產約1.7萬條輕卡車胎銷美,毛利率達40%,由於產能已滿載,建大正規劃擴建越南2廠,最快2025年底至2026年才能投產。
轎車胎則積極和中國以外世界品牌結合,希望從第3級品牌提升至第2級,每差1級售價就差15%,同時在北美、歐洲、台灣研發中心,以韓泰輪胎和米其林輪胎為標準,開發適合各市場的電動車胎。
建大開發的第1條純電動車胎已在開模,現在正進行規格微調,預計第3季在中國上市,率先搶攻輪胎修補市場,歐美市場目標年底上市,並積極與新創公司電動車密切連繫,期打入新創電動車市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