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Google生成式AI頻出包 專家:將侵蝕用戶信任

2024/05/30 12:50

Google AI Overview近期多次傳出生成錯誤的答案給用戶,頻繁出包的情況恐正損害這個搜尋引擎巨擘長年建立的信譽。(彭博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Google積極發展AI(人工智慧),但近期多次傳出新的生成式AI服務給予用戶錯誤的答案,作為回應,Google刪除了這些答案,並表明正在利用這些錯誤,改進AI系統,但這些事件恐怕正損害這個搜尋引擎巨擘的信譽。

《雅虎財經》報導,Google在今年5月推出「AI Overview」,為搜尋服務提供AI生成回應,但過去這1週卻有不少用戶得到了不合常理的答案,例如建議用戶可以使用膠水防止起司從披薩上滑落、每天可以吃1塊石頭,並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是該國首名穆斯林總統。

紐約大學坦登工程學院(NYU Tandon School of Engineering)電腦科學與工程副教授賀德(Chinmay Hegde)指出,Google應該是現在網路最主要的資訊來源,如果旗下的AI產品問題持續被淡化,將逐漸侵蝕用戶對Google的信任。

Google AI Overview遇上的問題,並不是這家公司推動生成式AI以來第1個碰上的麻煩。聊天機器人Bard(後更名為Gemini)在2023年2月的宣傳影片中,就曾給出錯誤的回答,當時導致Google股價重挫。而Gemini的影像生成器則生成歷史、環境不準確的圖像。針對AI Overview回答有誤的事件,Google表示,用戶提出了「不常見」的問題。

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泰珀商學院(Tepper School of Business)商業道德副教授萊本(Derek Leben)指出,在某些時候企業必須支持自己推出的產品,不能只是說「我們把AI融入旗下所有成熟產品當中,但它還處於測試階段,對於產品造成的任何錯誤或問題,不承擔任何責任」。

Google是多數人選擇使用的搜尋引擎,甚至成為了網路搜尋的代名詞,長年以來在相關領域建立了值得信賴的聲譽,但公司在AI的失誤正逐漸傷害這些信譽。

賀德表示,Google不斷出包的一大原因是公司動作太快,為了贏過微軟(Microsoft)、OpenAI等競爭對手,Google在產品真正準備好之前,就搶先發表了。研究的步伐太快,以至於研究和產品之間的差距正在明顯縮小,導致了這些表面的問題。

微軟和OpenAI在2023年2月聯手,將AI功能導入搜尋引擎Bing,並推出聊天機器人以來,Google一直努力扭轉自己在AI領域落後的形象。但若是搶先競爭對手,代表著可能推出會產生錯誤或有害資訊的產品,那麼Google將在用戶心中留下負面的印象,認為Google的AI產品不可信、不值得使用。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