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兩名前董事成員表示,不能相信這家AI公司能夠自我監管。圖為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科技新創OpenAI兩名前董事成員表示,不能相信這家AI公司能夠自我監管,將需要第3方負責監督、追究他們的責任。
OpenAI去年11月爆發「宮鬥」戲碼,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被董事會解僱,引起軒然大波後,奧特曼重新掌舵,並在5個月後回到董事會。曾是OpenAI董事會一員的托納(Helen Toner)、麥考莉(Tasha McCauley)投書《經濟學人》表示,兩人當時堅持罷免奧特曼的決定,並重申,高層認為奧特曼創造了1種「有毒的說謊文化」。
奧特曼在3月重返董事會以來,OpenAI的安全一直受到質疑,近日這家公司也因為旗下最新模型的GPT-4o,疑似盜用知名女星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的聲音引發爭議。
隨著奧特曼重新掌舵,OpenAI前董事托納和麥考莉表示,「不能相信OpenAI能夠自行承擔責任」,兩人認為,自奧特曼重返公司以來,包括他重入董事會,以及安全相關領域資深人才的離開,對於OpenAI自治的發展來說都不是好消息。
托納和麥考莉指出,為了讓OpenAI實現公司「造福全人類」的使命,政府需要介入,並建立有效的監管框架。兩人坦言,他們過去曾相信OpenAI可以自我監管,但以過去的經驗來看,自我監管可能無法可靠的承受利潤帶來的壓力。
文中也提到,在AI監管議題上,政策制定者應採取獨立行動,設計不良的法規可能會給小企業帶來負擔,進而衝擊競爭和創新,也會阻礙民間對政府監管的呼聲。
美國國土安全部在今年4月宣佈成立AI安全委員會,22名包括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微軟(Microsoft)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Google母公司Alphabet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等人,可以看到多家科技巨頭都名列其中。
專家則擔心,獲利導向公司背後龐大的影響力,可能會導致政策走向有利於產業,而不是專注在人類安全議題上。針對報導,國土安全部未回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