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外媒揭中國高鐵負債達27兆 26座車站養蚊子

2024/05/26 07:11

北京將中國高鐵視為民族驕傲,如今卻面臨債台高築及數十個車站閒置窘境。(歐新社)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北京將高鐵視為民族驕傲及進步象徵,如今神話被戳破了。尼泊爾媒體披露,儘管中國高鐵網路規模全球最大,債務規模也相當龐大,2023年底負債總額達6.13兆人民幣(約台幣27.2兆),加上有26座高鐵站被閒置或關閉,其中一座竟然閒置長達7年,加深財務壓力。

尼泊爾媒體《EPARDAFAS》25日報導,根據央媒《中國經營報》指稱,全中國至少有26個高鐵車站因地點偏遠、週邊設施不足、客流量低而處於閒置狀態。

其中,海南儋州海頭高鐵站投資超4000萬人民幣,去年7月曾因建成7年多卻未能投入使用引發爭議,原因是日客流量不足百人,開通後鐵路部門虧損嚴重。後在輿論壓力下,海頭站在2023年12月15日才開始使用。

至於其他高鐵「幽靈車站」還有海南環島高鐵萬寧市和樂站、京哈高鐵瀋陽西站、丹大快速鐵路丹東西站和廣寧寺站等,均處於建成未投入運營的狀態。株洲市的九郎山站、位於北京經開區的京津城際高鐵亦莊站、距離瀋陽市中心20多公里的瀋陽西站、位於南京市的紫金山東站、江浦站等,短暫投運後又因客流過小而關閉。

觀察家指出,大規模建設高鐵彰顯中國盲目基礎建設,中央和地方政府透過大量借貸推動這些項目的投資,從而加深了債務危機。

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座教授謝田批評,進行如此大規模計劃之前,缺乏可行性研究,例如評估客流量及公共需求。他強調,這些企業雖然提高了國內生產毛額和地方政治形象,但往往會導致國家資金的嚴重浪費。

報導指出,這些基建項目不可持續性具有更廣泛的經濟影響。早在 2019 年,外界就對中國高鐵網路的債務負擔表示擔憂,儘管中國高鐵網路規模全球最大,但債務和營運損失也相當大。到2022年上半年,中國國鐵的債務已超過6兆人民幣。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國鐵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為65.54%,債務規模達6.13兆人民幣。

美國華裔經濟學家黃大衛表示,儘管缺乏實際需求,但為刺激經濟而持續推動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正在迅速拉高債務水準,加上現有的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債務和金融部門問題,增加了經濟硬著陸風險。

報導總結,中國的高鐵曾經是快速現代化和成長的象徵,現在卻成為產能過剩和債務的警世故事。隨著債務危機加深,中國面臨的挑戰將是在基礎建設雄心與永續財務管理之間取得平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