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創造經濟良性循環 韓媒:台灣經驗值得中國效法

2024/05/24 23:17

韓媒指,台灣的創新金融化政策值得中國效法。(取自朝鮮日報)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韓國媒體《朝鮮日報》刊載專文指出,台灣是自然資源貧乏的小島,卻有著與其國土面積不成比例的經濟地位,台灣促進經濟活力與良性循環的經驗值得中國效法。

該篇由香港大學亞洲國際經濟研究院傑出研究員沈聯濤,與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共同撰寫的文章指出,目前台灣GDP規模達803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22,以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台灣人均GDP達73000美元,排名全球第14。

台灣的股市朝氣蓬勃,截至2023年底,台灣股市市值佔GDP比例241.4%,遠高於中國的(61.3%)、韓國(114.4%)、日本(146.6%),甚至美國(158.4%)。台灣1001家上市企業的平均本益比為24.6倍,遠高於中國企業的9.08倍。

台灣主導全球半導體代工產業,供應全球半導體逾60%、生產逾90%先進半導體,這些多半由台積電生產,而台積電的本益比高達26.34倍,中國前7大科技企業是17.7倍,總市值為9718.9億美元,但台積電一家市值就達7184億美元。

該文說,台灣躍居全球科技強國並非巧合。1980年代台灣經濟面臨結構性挑戰:隨著中國市場開放,台灣的低薪優勢被削弱,同時美國在1988年決定中止台灣特別貿易優惠,導致其出口成長劇烈下滑。

然而同時期,台灣追求自由化、國際化與系統化的經濟改革,台灣放寬外匯管制、民營化銀行,並開放外國銀行擴大台灣業務的管道,此外,成立新竹科學園區,打造基礎研究與科技創新的生態系。

台灣強化高科技產業的努力達到驚人成果,1984年台灣的電子產品出口達66億美元,超越紡織品出口,1989年台灣生產全球25%個人電腦,幾十年內,台灣主導了全球半導體產業。

如今,台灣政府持續提升經濟活力,並且維持審慎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台灣政府的債務佔GDP 25%,為OECD國家平均的四分之一。截至3月,台灣的外匯存底5681億美元,為全球第5大,僅次於中國、日本、瑞士與印度。

該文說台灣的經驗值得中國效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創新金融化」,亦即科技投資的資金是從股市的風險資本籌集,而非來自規避風險的銀行系統。

在台灣,該過程導致科技發展與股市上漲的良性循環。從2003年4月1日至2024年4月1日,台股平均每年上漲8.55%,高於同期上證綜指的3.77%、略低於美國那斯達克與標普500指數的平均10%年漲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