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矽盾」命運未卜 ? 數據示警 : 台灣晶片主導地位正被削弱

2024/05/24 08:12

兩岸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正迫使西方將先進晶片從台灣轉移到自己的祖國,以防兩岸衝突可能結束台灣的科技優勢。(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美國、日本、德國打算將先進晶片從台灣移轉到自己的國家,以防止台灣對於先進晶片的供應變得困難,台積電也將持續進行海外投資。研調數據示警,恐影響台灣未來在晶片市場的主導地位。

TrendForce指出,目前台灣仍是領先全球的先進晶片製造地、佔全球產能66%,但台積電自2021年以來進行或承諾的海外投資,表明這種主導地位可能正在減弱,而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到2027年,台灣在全球先進晶片製造市場的市佔將下降至55%。

根據台灣國際貿易管理局數據顯示,2023年台灣晶片出口額為1666.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近1成、達9.5%。

美國2022年通過「晶片法」(CHIPS and ScienceAct)將大額補助於美國的晶片生產建設,以降低集中亞洲的供應鏈依賴,並將在未來十年開始獲得回報。美國先進晶片製造的目標,是2030年之前全球市佔率由2%提升為10%。

矽谷市場分析公司IDC半導體研究集團副總裁馬裡奧·莫拉萊斯 (Mario Morales) 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和日本將擁有「更多優勢」;其中,日本將變得更加重要。

據台北國際貿易管理局稱,去年台灣前20名出口商品中有12種是高科技產品,包括晶片和印刷電路。到2023年,台灣近60%的半導體銷往中國。但在2024年第1季,美國已經超過中國,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台灣的晶片廠生產約世界上十分之九的先進晶片,這種「矽盾」在長期以來,讓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享有特權地位,但現今在海峽兩岸的緊張局勢,以及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的不確定性,正在削弱台灣在高科技產業長期佔據的主導地位。

盛寶資本市場經濟學家 Redmond Wong表示,對於圍繞著台灣未來的經濟、安全和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需要保持警惕。台灣經濟依存遇阻,「矽盾」命運恐未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