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國對中新關稅來了 首批關稅8月正式上路

2024/05/23 09:52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週三(22日)表示,對中新關稅首批將自8月1日生效。(路透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週三(22日)表示,美國日前對一系列中國進口產品大幅提高關稅,包括電動車、電池、晶片和醫療產品等,部份關稅將自8月1日生效。

《路透》報導,美國總統拜登維持了前任政府川普實施的關稅,同時上調了其他關稅稅率,包括將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翻4倍至100%以上,將半導體關稅增1倍至50%。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為期30天公眾意見徵詢期將在6月28日結束。貿易機構正在就擬議的關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以及醫用口罩、手套徵收25%、注射器徵收50%的關稅是否該進一步上調等議題,徵詢包括消費者在內的意見。

據統計,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近6.4億美元(約新台幣206.9億元)的手套、口罩和注射器,這些產品將受到新措施影響。這項公告也提供了受影響的約387個產品類別特定關稅代碼,以及新的稅率和實施日期。美國貿易辦公室補充,2025年和2026年將徵收的關稅,則會在當年的1月1日生效。

擬議中的新關稅包括那些「中國瞄準主導地位」的產品,或是美國最近進行重大投資的產業商品。華盛頓正投資數千億美元在潔淨能源稅收補貼,以發展美國電動車、太陽能和其他新產業,並表示,中國在這些領域的過剩產能威脅美國企業的生存能力。這些關稅旨在保護美國就業機會免受中國廉價進口產品大量湧入的影響。

白宮表示,新措施影響了目前價值約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820.3億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包括鋼鐵、鋁、半導體、電動車、關鍵礦物、太陽能電池和起重機。針對電動車的行動政治意義可能大於實際影響,由於先前的關稅,美國進口的中國電動車很少。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數據,最大的2類產品是鋰離子電池,2023年進口額達132億美元(約新台幣4267.5億元)是美國從中國僅口的第3大產品,僅次於智慧手機和個人電腦(PC)。

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4270億美元(約新台幣13.8兆元)的產品,這種貿易逆差已持續了數十年,並成為華盛頓愈來愈敏感的話題。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修改關稅是合理的行動,因為中國「正在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不過戴琪也建議,對來自中國的數百種工業機具實施關稅豁免,其中包括太陽能製造設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