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李政昊:元太在電子紙有定價權 長期毛利率維持50%不難

2024/05/22 18:17

元太董事長李政昊表示,元太在電子紙有定價權,長期毛利率維持50%不難。(記者陳梅英攝)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電子紙大廠元太(8069)今日召開線上法人說明會,由於元太第一季毛利率降至47.4%為7季以來新低,法人關切元太長期毛利率能否維持在5成水準,董事長李政昊表示,元太在電子紙有定價權,長期毛利率維持50%不難,現在的重點是壯大規模、提高各個市場佔有率。對於今年展望仍維持先前說法,第二季會比第一季好,接下來逐季成長,今年比去年好。

李政昊說,今年首季毛利率下滑主要是產品組合關係,元太首季模組出貨量較多,因此拉低毛利率,至於市場擔心電子紙標籤(ESL)再3色轉換4色過程中,客戶端累積太多庫存問題,李政昊表示,模組端客戶庫存應該會在這個月清完,6月之後就會恢復先前成長,惟下半年的成長強度能否彌補上半年的低迷,仍有待觀察,但因ESL會賣比較多電子紙材料,毛利率會比較好。

李政昊說,對元太而言,毛利率要維持5成不難,元太在電子紙產品握有定價權,他舉例,2寸電子紙標籤模組價格已經可以到1.5美元,LCD與OLED根本無法競爭。現在元太的目標是希望在大尺寸電子紙上也有小尺寸的競爭力。

目前元太在大尺寸產能建置仍如預期,新竹廠辦大樓大尺寸產線已經裝機預計年底量產,明年還會再加一條,有助於元太搶攻大尺寸戶外看板市場。

他表示,相較於電子閱讀器產品結構中還有觸控,廣告看板與電子紙標籤只有薄膜加TFT、保護膜,結構相對簡單,只要良率改善,達到一定規模經濟,電子紙用在戶外看板絕對會比LCD有競爭力。何況電子紙與LCD耗電量到戶外是1:120,且不怕太陽光,這是電子紙技術的絕對優勢。

李政昊也提到,消費性產品電子閱讀器轉全彩過程中,市場反應比預期熱烈,採用印刷式製程的Kaleido產能已經全滿,但是Gallery技術也有客戶導入,內部也在評估是否增加Kaleido產能。

元太首季營收56.4億元,較2023年第1季減少22%,歸屬於母公司之淨利為13.2億元,每股稅後盈餘1.16元,元太表示,第一季毛利率下滑,主因客戶產品轉換時程遞延,面臨客戶需求變化和庫存波動的問題,進而影響了元太的營收和利潤,而電子紙材料出貨較少,亦是原因之一。不過,儘管如此,首季的營收和淨利仍是近13年來的第三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