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比亞迪即中國?各式補貼目不睱給

2024/05/27 07:19

比亞迪電動車銷量在去年第4季超越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路透)

2008年以來 比亞迪至少獲302億各式補貼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已不再是美國特斯拉,由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於2023第4季成功超車,雖然從全年來計算,特斯拉仍是這一領域的最大賣家,不過比亞迪的汽車銷往近60個國家,尤其是歐洲, 去年,比亞迪是全球首家通過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總產量500萬輛的製造商,該公司還為特斯拉、寶馬、奔馳和奧迪等世界領先製造商提供電池,如今的中國車企正大規模進入西方市場,彰顯中國在該領域的技術以及生產的優勢。

近來也因為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比亞迪與特斯拉為搶攻市占率大打價格戰,也促使不少車企跟進降價,如今中國車市價格戰更趨白熱化,其中,比亞迪繼今年春節開始相繼推出旗下各榮耀版車型之後,更在五一小長假期間再次放大招,對旗下王朝網各車型推出優惠購車政策,並同步推出相應的金融貸款服務,比亞迪結合新車款所發動新一波價格戰,勢必會讓同業壓力倍增。

事實上,中國電動車能夠不斷增強價格戰的原因,其實是中國政府從2008年開始就對電動車進行高額補貼,其中比亞迪在過去15年間獲得的政府補貼金額不小,根據中國財新網「槓桿遊戲」聯合創始人張銀銀計算,從2008年到2022年年報累加,比亞迪汽車總計至少拿到了各類補貼、補助共約67.84億人民幣(約台幣302億)。

全球電動車需求趨緩,但因能源轉型仍持續發展當中,中國政府也加大對中國電動車車企提供巨額補貼。(彭博)

各式政府補貼 讓比亞迪專注研發

根據中國財新網「槓桿遊戲」公布的表格顯示,比亞迪於2008年至2022年獲得的政府補貼多達55次,合計補貼金額為67.84億人民幣(約台幣302億),中國自2008年開始對電動車擴大補助,第一年確認計入損益表的汽車補貼為2.76億人民幣(約台幣12.3億),主要用於深圳比亞迪汽車產生研究開發成本,包括本公司及其同系附屬公司所產生的金額,不過,根據2008年比亞迪財報顯示,比亞迪全資附屬公司深圳比亞迪汽車取得政府補貼4.22億人民幣(約台幣18.8億),而該補貼由地方政府提供,旨在為汽車的研究與開發活動提供支持。

據了解,2009年的比亞迪確認獲得的政府汽車相關補貼金額為3.02億人民幣(約台幣13.4億),同年還取得由深圳貿易工業局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政府補貼,金額為7.02萬人民幣(約台幣31.3萬),以支持該公司成立汽車研發及生產基地,再加上該公司重遷上海汽車及研發中心1846萬人民幣(約台幣8243萬)的補貼。

2010年比亞迪汽車相關的政府補貼包含,深圳比亞迪汽車的6300萬人民幣(約台幣2.8億)以及長沙市比亞迪汽車的1.5億人民幣(約台幣6.69億),2011年至2015年比亞迪汽車分別獲得政府汽車相關補貼總額為,1.42億人民幣(約台幣6.34億)、3.1億人民幣(約台幣13.8億)、5.18億人民幣(約台幣23.1億)、6.16億人民幣(約台幣27.5億)、3.9億人民幣(約台幣17.4億),補貼大多用於電動車研究與開發成本開支。

而2016年至2021年比亞迪獲得政府的補貼,除了2021年的金額未超過億元人民幣,其他年的金額相對2011年至2015年增加,金額分別為,2016年的3.57億人民幣(約台幣15.9億)、2017年的3.08億人民幣(約台幣13.7億)、2018年9.74億人民幣(約台幣44.3億)、2019年的3.16億人民幣(約台幣14.1億)、2020年的2.24億人民幣(約台幣10.1億)以及2021年的9356.8萬人民幣(約台幣4.25億),大多也是針對該公司汽車研發、混合電動車相關項目以及營銷獎勵措施,後來因為電動車市場興起,全球各國都積極搶攻電動車市場領先地位,因此中國在2022年又將對比亞迪的補貼金額大幅增加至17.1億人民幣(約台幣76.3億)。

比亞迪受惠政府補助,年度汽車銷量從2022年的186萬輛飆升至2023年的302萬輛,

2023年中國汽車 銷量衝過3000萬輛

事實上,中國近幾年新能源車發展突飛猛進,被列為中國十四五規劃重點產業之一,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計畫(2021-2035 年)》,預期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的滲透率能達到20%、2035年為50%。

根據蓋世汽車匯總的20個國家銷量資料,2023年,中國汽車產量及銷售再創歷史新高,雙雙突破3000萬輛,具體來看,中國全年汽車產量及銷售量分別為3016.1萬輛和3009.4萬輛,比起前一年增加11.6%和12%。

據了解,比亞迪在2021年全年銷售量僅73萬輛,但到了2022年銷售量竟暴增至186萬輛,拿下中國銷售量冠軍寶座,而2023年累計銷量則達302.44萬輛,年增62.3%,年度銷量超額完成當年年初定下的300萬輛目標,增長態勢迅猛,不僅一舉奪得了中國汽車年度銷冠,也奪得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成長速度相當驚人。

中國電動車受益政府補貼,以低價出口至歐美國家,影響當地市場競爭。(法新社)

政府補貼當靠山 持續降價搶市佔

即便現在市場中對於電動車的需求趨緩,各品牌對它們的投資也不如以往,但可以確定的是電動車仍持續發展中,近來中國電動車發展相對引人關注,比亞迪也因為受益中國政府的巨額補貼,近期的態勢更是成為眾多品牌中最突出的公司,與特斯拉之間的價格戰更是越打越激烈。

根據德國基爾研究發現,中國對於電動車的補貼比起美國和德國高出3至9倍,當地政府投入相當大的力量挹注電池生產與汽車製造的比亞迪,使該品牌成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電動車製造商,甚至在2023年末首次超越特斯拉。

比亞迪除了直接獲得政府補助之外,它們還受益於消費者購買電動車時獲得的政府獎勵金,雖然這並非直接成為公司資金,卻也有利於其市場經競爭,提高價格戰強度,以較低的售價在全球各地市場競爭,引來不少國家排斥,並針對中國的獎勵措施展開調查,不過令人好奇的是,未來如果中國電動車品牌的補貼被抽離,是否還會如同現在一般強勢,可能還有待觀察。

比亞迪價格戰規模持續擴大,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又宣布,對旗下王朝系列各車型推出優惠購車政策,銷量有望持續增加。(法新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