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對抗中國電動車 日本攜手東協制定汽車生產、銷售戰略

2024/05/20 09:41

日本和東協計劃在東南亞地區制定首個汽車生產、銷售聯合戰略。(彭博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媒報導揭露,隨著中國電動車在東南亞地區愈來愈普及,日本和東南亞國協(ASEAN)計劃在東南亞地區制定首個汽車生產、銷售聯合戰略,預計最快將在今年9月兩國經濟部長會晤時敲定。

《日經亞洲》報導,東協是豐田(Toyota)、本田(Honda)等多家日本汽車巨頭的工廠所在地,日本車廠每年在東協組裝超過300萬輛汽車,約佔東協總產量的80%,其中許多汽車出口到中東和其他地區。

這項聯合戰略預計將涵蓋人員培訓、生產脫碳(Decarbonization)、礦產資源採購、生質燃料等新領域投資的合作。在人才培訓方面,日本打算動用經濟產業省預算中的1400億日圓(9億美元,約新台幣292.3億元)來資助東南亞,汽車工廠和零件供應商的員工將接受數位技術培訓。

下1帶領域的投資方面,雙方將考慮共同採購電動車電池所需的材料,並探索回收電池等領域的研究。正在考慮的計劃之一,是研發由廢棄食用油製成的生質燃料。另外日本技術也將用於檢測工廠的二氧化碳排放,促進向再生能源的轉型。

日本和東協預計將一同向全球宣傳雙方在環保方面的努力,盼能藉此促進汽車出口。至今為止,各大日本汽車品牌在東協的業務都是獨立開展,但隨著比亞迪、上汽集團等中企強化在當地的影響力,日企愈來愈需要政府介入制定聯合戰略。

日本將自身定位為「值得信賴的夥伴」在技術研發、人員培訓等領域的貢獻,將有利於東協。中企的成長對日本汽車製造商構成愈來愈大的挑戰,以泰國為例,該國向在當地生產電動車的汽車製造商提供補貼和稅收減免,隨著比亞迪等中企大大利用這項計劃,去年泰國銷售的電動車中,有85%是中國製造商。

某企業製造商高層表示,由於利率上升等因素,東南亞的汽車需求整體下降,但政府在電動車補貼方面很慷慨,只有中企因此受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