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第一季EPS 0.52元。(擷取官網)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正德海運 (2641)第一季合併營收3.9億元,年增51.74%,營業毛利1.81億元,稅後盈餘1.53億元,每股稅後盈餘(EPS) 0.52元。正德今日董事會通過籌資案擬募資5.9億元,規劃以發行無擔保可轉換公司債,正德表示,此次募資的資金用途,主要用來轉投資子公司,支付建造新船之尾款。
第一季營運轉佳,主要是去年新造節能減碳船逐季交船加入營運,正德表示,4月董事會決議再訂造4艘6.35萬噸輕便極限型(Supramax)散裝船,以滿足EEDI PHASE III和國際海事組織(IMO)對氮氧化物(Nox)排放的第三級要求,此為中國造船廠透過重新安排塢位,挪出來的造船空檔,在全球多數造船廠2027年才有空檔的情況下,這批船明(2025)年就能開始交船,且已原則洽妥香港與新加坡租家長期租約。
正德表示,目前兩大貿易運河分別受到乾旱與紅海危機干擾,預期船舶繞道將使船舶週轉率下降,市場運力供給因而受限,亦為運價提升因素。由於散裝新造船訂單佔比僅 8.8%,位於歷史低位,根據研調機構 Clarksons 預估,2024~2026 年散裝航運產業運力供給年增速將不超過 2%,供給秩序健康。
正德指出,不論是油輪、散貨船、貨櫃船市場,船價都有所支撐,散貨船因為前2-3年的新造船訂單就較少,最近的地緣政治、紅海危機、巴拿馬運河水位較低的問題,都讓船的航行距離增加,整體船噸供給變少。散裝船荒發酵,遭遇疫後最大一波運力壓力測試,業界認為,今年散裝船會出現大缺船,散裝船今年有望一路旺到年底,而且此效應已開始顯現,除導致新舊散裝船舶價格大漲,也推升運價不斷上揚。
船隊規畫方面,正德1月處分1艘船舶,預計6月及9月各交付1艘由日本名村造船株式會社所建造環保節能新船投入營運,並持續進行船隊處分舊船加入環保節能新船進行船舶汰舊換新、汰小換大政策,透過建造節能船符合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減碳新規,以達到國際大租家對節能船的需求。目前正德擁有17艘船。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