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魔手伸進台股KY公司?材料KY現增案遭証監會退件要求說明

2024/05/06 14:05

材料-KY(4763)在5月3日公告,2023年現增案向中國證監會申請備案,結果被退回並要求反饋補充說明。圖為材料-KY董事長王克璋。(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自2023年起,中國開始實施資本市場的長臂管轄政策,要求台股中的KY公司(即營運重心在中國)的企業,不論是計畫海外上市或進行增資,均需向中國證監會提交申請,結果效應開始顯現,材料-KY(4763)在5月3日公告,2023年現增案向中國證監會申請備案,結果被退回並要求反饋補充說明,材料公司表示, 現增已完成,並已向中國証監會補相關文件。

材料-KY在2023年8月公告,為改善財務結構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400萬股,每股面額10元,每股發行價格531元,可募集21.24億元;材料公司主管吳文斌指出,此增資案款項已收足,該公司並已於2023年八月向中國証監會核備,怎知案件到今年四月才審?

吳文斌指出,証監會未予以核備的原因,公文僅要求材料公司說明,增資是否有  「中國人」參與? 他指出,所有增資案都在台灣完成,並未有中國人或中國的資金參加,已就此點向証監會說明。並將再台股補充重訊說明,以免遭投資人誤解。

自5月3日公告增資案遭中國証監會退回,材料-KY股價兩天內跌73元,跌幅8.8%。

目前台股上市櫃KY家數約111家,總市值達新台幣1兆6150億元(500億美元)。過去在台股掛牌的公司現增案,只要金管會同意或核備,即可生效,如今KY公司竟還要中國証監會同意這道關卡。

中山大學財管系教授蔡維哲指出,許多專家學者預測中國這些規定將對台灣企業帶來重大影響,特別是那些在英屬開曼群島註冊並在中國擁有主要業務的KY公司。不出所料,在520賴清德總統就職典禮之前,材料-KY(4763)的現金增資案被中國證監會退件。雖然目前無直接證據證明退件與政治事件之間有關聯,這一事件已對資本市場投資者的信心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其股價連續兩日顯著下跌。

中國證監會的新規定要求企業補充諸多文件,包括國務院的安全評估、股權結構、控制架構、承諾書及法律意見等,這實際上已涵蓋了稽查、稅務和資本合規等核心監管議題。

材料-KY的現增退件事件可能只是新監管規定下的眾多案例中的一例。鑑於此,台灣證交所已積極應對,前往越南設立據點並拓展東南亞市場,以期分散KY公司的風險。鑒於目前的局勢,眾多KY公司應當密切關注這一事件的進展,並重新考量或制定未來的經營策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