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補助並鼓勵我業者積極應訴,爭取終判裁定較低稅率。(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中國大陸商務部今(19日)公告,對原產於台灣的進口「聚碳酸酯」反傾銷做出最終裁定,認定被調查產品存在傾銷,並從4月20日起徵收反傾銷稅,為期5年。經濟部貿易署表示,將續協助業者分散市場,透過異業結盟,產業鏈結新興市場。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是一種熱塑性塑膠,用於電子電器、板材/薄膜、汽 車、光學、包裝、醫療器械、安全防護等領域,中國是我國聚碳酸酯最大出口市場。
經濟部貿易署說明,中國今日公告本案終判結果,認定自我國進口的聚碳酸酯存在傾銷,對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明 (20日)起徵收反傾銷稅,我國業者稅率為9%到22.4%。
貿易署說明,自去年8月14日公告初判結果觀察,我應訴廠商終判稅率已降低,由約17%降至9%、12.2%。
而經濟部也在2022年12月上旬中方展開調查時,即鼓勵我業者積極應訴,並補助業者聘雇律師協助應訴部分費用,在業者積極配合提供有利證據下已爭取到終判裁定較低稅率。
貿易署也表示,為因應中國石化產能過剩情形,將持續協助業者分散市場,透過異業結盟,產業鏈結新興市場,協助受影響企業拓展商機,開拓藍海市場。例如整合石化、機械、紡織等產業,組團前往印度、東協、非洲等新興市場。另將積極輔導業者升級轉型,發展高值化、差異化產品,提升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