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拖了2個月!小林製藥陷紅麴風暴 「日企陋習」全曝光

2024/03/29 11:48

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食品爆出實用後恐引發腎臟相關疾病。(圖翻攝自Google街景)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本小林製藥紅麴保健食品引發腎臟疾病問題,目前相關死亡案例已增至第5例、逾百人送醫住院,被批評反應太慢。日本媒體揭露,小林製藥早在1月中就接獲醫師通報,但直到上週才主動召回產品,一系列的「慢動作」讓記者揭發日本企業「陋習」。

日本資深記者窪田順生指出,小林製藥早在今年1月15日接獲醫生關於腎臟疾病的相關通報,住院案例不斷增加,社長小林章浩也坦承,他在2月6日就拿到相關報告,並在當時做出「回收產品」的覺悟。

窪田順生提出疑問,為何小林製藥到3月22日才有動作?日前小林製藥對媒體表示,因為人手不足,且未能確認症狀與產品的關聯性。但從一般消費者角度來說,這是1個非常找藉口的解釋。這1解釋就連厚生勞動省及大阪當局都看不下去,許多評論家和專家批評是「致命的錯誤判斷」。

這起事件完全顯現出日本企業對於危機管理的陋習,就是「認真確認事實和查明原因」才是危機管理。窪田順生表示,確認事實和原因固然重要,但若過度執著,一旦無法立即確認原因,就會寸步難行、停止思考。

小林製藥這次回收動作遲緩的原因,可分為以下4點,首先,若沒有搞清楚原因就公布,可能會讓客戶質疑其他產品也有危險;再來是要向地方政府或監管機構說明回收原因時,總不能回答「不知道」。

第3,宣布自主回收時,不能讓在現場道歉的員工回答「我什麼都不知道」;最後,社長召開記者會時,也不能說「現階段還不清楚」,反而會造成社會大眾不安。

窪田順生表示,日本企業往往會在發現問題後,花1至2個月的時間進行調查,並宣布自行召回。就像這次的小林製藥一樣,但公司太執著於查核事實和調查原因,推遲了公司真正應該去做的事情。

窪田順生表示,日本企業的管理階層經常對「事實查證」、「危機管理」存在誤解,他們會糾結在特定事物上而停滯不前,始終徘徊在公司內部的倫理關係舉棋不定。

他還指出,即便負責人認為應該要盡快對外說明,但高層往往考慮公司的「面子」,優先於「組織外的任何人事物」。

窪田順生表示,明明不盡快做出決定並宣布,會造成致命的傷害,但公司高層卻繼續找出一堆不能做出決定的理由,並保持原樣,這一情況很常見。小林章浩昨日在公開記者會坦承:「若要說是判斷太晚,那也是對的。」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