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財管系主任蔡維哲指出,碳費徵收須考量企業的承受力度,新加坡採五年漸進調整的方式,值得借鏡。 (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山大學財管系主任蔡維哲指出,台灣股市近期展現了蓬勃發展的趨勢,尤其是隨著台股觸及前所未有的兩萬點大關,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對這一波行情表現出了空前的熱情,相對之下,傳統產業股,特別是鋼鐵、水泥、塑化等行業,卻未能同樣享受到上漲的趨勢,部分甚至出現了下跌的情況。這種市場的分化反映了投資者對於產業未來發展的不同預期,也與台灣獨步全球、即將實施的「碳費政策」對傳統製造業帶來的巨大衝擊息息相關。
蔡維哲說,環境部並未通盤性地從碳稅、碳排放交易(ETS)總量管制出發,當初為了盡速協助本土企業因應歐盟碳關稅(CBAM)而推出碳費政策。台灣的碳費僅針對年排碳2.5萬隊以上的排碳大戶徵收,其徵收標準將透過剛成立的碳費審議委員會決定,依照排碳大戶2024年的碳排放量在2025年5月進行首次繳納。碳定價的原本政策目的在於透過外部成本內部化推動企業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從而緩解氣候變化的影響。
世界各國在進行碳定價政策之時,皆會考慮自己國家不同產業的差異與國際競爭力情況。台灣現行碳費已逐漸轉變為打擊本土傳產龍頭之政策,偏離當初協助企業因應歐盟CBAM之初衷,不僅增加供應鏈綠色通膨的壓力,也直接影響到這些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進而影響其在資本市場的評價和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他舉台灣鋼鐵產業為例,雖然該產業在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但也是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因此,在當前眾多關於減碳政策或碳費徵收的討論中,鋼鐵產業成為了產官學界共同關注的焦點。根據環境部的碳費徵收規劃,初期將針對年排放量達2.5萬噸以上的碳排大戶,並提出一系列配套措施,比如允許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以享受優惠費率。這項政策雖旨在鼓勵減碳,但對於那些依賴大量能源消耗的鋼鐵業來說,轉型面臨的挑戰和成本依然是非常巨大。
蔡維哲透露,碳費徵收的實際影響究竟有多深遠?以鋼鐵產業為例,國內最大的鋼鐵企業—中鋼公司,其年碳排量接近2000萬噸。如果按照環境部薛富盛部長日前所示,碳費將高於每噸10美元,則以新台幣300元來換算後中鋼的碳費成本將近60億新台幣。一些研究者認為,60億的碳費成本僅占中鋼約4200億營業成本的1.5%,因此認為這對於企業的影響有限,甚至呼籲應進一步將初始碳費調高至每噸500新台幣並逐年調高。
然而,這種比較忽略了鋼鐵產業已逐漸進入微利時代的結構性變化,也未能全面考慮到財務評估的合理性。在實際的財務評估中,稅費對產業影響的分析通常需要更加全面,而環境稅費作為政策性重大影響因素,理應當作為影響公司淨利的獨立項目進行分析。以中鋼2023年的財務數據為例,其合併稅前淨利為45.9億元,稅後淨利為35.3億元。如果即將實施的碳費收的比公司淨利還高,這不只違反當初協助企業因應歐盟碳關稅的初衷,更對於正從景氣循環低潮期逐步復甦的鋼鐵產業國際競爭力產生重大打擊。這種情形對於支撐國內工業發展的鋼鐵業,以及其廣大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深刻的挑戰,其衝擊的波及效應可能影響到更廣泛的民生用品、建築、工程等領域(包括:金屬刀具、金屬容器、金屬結構、建築組件、營造、公共建設)。這也凸顯了對企業施加經濟壓力的公平性問題,特別是在尋求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平衡的過程中。
鋼鐵業背負如此沉重的減碳壓力及高額預期成本的主要原因,在於生產過程中對冶金用煤與焦炭的依賴,這是一貫化煉鋼廠的產業特性所致的非戰之罪。冶金用煤與焦炭在鋼鐵製造中作為還原劑,同時提供熱量,但也是排碳的主要來源。以中鋼為例,其冶金用煤及焦炭排碳量占總排碳量的85%以上。目前階段,若不使用則無法進行煉鋼。雖然電爐煉鋼過程排碳較少,但高階產品品質仍無法與透過傳統製程相提並論,更遑論還有廢鋼材料不足及電力供應限制等問題,短期內難以完全取代傳統高爐煉鋼。
考慮到這些挑戰,國際上對冶金用煤及焦炭的碳稅費機制通常免除課徵。例如英國的氣候變化捐(CCL)就對冶金用煤及焦炭豁免,認為其在鋼鐵製造中具有「雙重用途」。日本也指出,沒有任何國家對鋼鐵業使用的煤、焦炭或副產品課徵稅費。世界主要鋼鐵廠如德國的ThyssenKrupp、瑞典的SSAB、奧地利的Voestalpine與印度的TATA Steel等,其冶金用煤的免費配額至少占其碳排放量的90%以上,合理反映了這一現狀。
蔡維哲表示,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看,碳費政策引起的主要擔憂不僅在於對企業營運成本的直接影響,還有其可能對消費市場造成的外溢效應。增加的成本若通過提高產品價格轉嫁給消費者,將再度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形成負面循環,並提升對這些產業投資的風險。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在決策時高度重視企業的長期盈利前景與風險,特別在預期科技股將持續領跑市場的情況下,傳統製造業的股票可能長期被低評,導致資本外流並加重這些產業的融資壓力。這一切表明,若政策設計未能細緻考慮產業差異與轉型需要,可能導致投資者信心下降,進而影響台灣資本市場的整體發展。
為緩解這些潛在的負面效應,政府在設計與推行碳費政策過程中,應實施更精細的規畫與考量。若參照新加坡的經驗,該國的碳稅徵收策略,以大約五年為週期,採取逐年調高的方式。自2019年開始徵收碳稅,起始稅率設為每噸5新幣(約新台幣115元),到了2024年才調整為每噸25新幣,並計劃於2030年進一步增至每噸50-80新幣,以避免碳稅在初期對產業造成過度衝擊。日本的碳費折合新台幣約是每噸61元,相較於環境部近期提出的碳費起徵價格—每噸相當於10美元(約新台幣320元)的標準相比,台灣的碳費明顯高於新加坡及出口競爭國日本的初始費率。未來在訂定碳費標準時,建議參照日本、新加坡及其他先進國家的逐步調整策略,避免意圖一步到位的政策設計造成企業、市場、消費者的三重損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