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英特爾黑龍轉桌 用命名領先台積電?

2024/03/22 07:22

英特爾計劃在2024年下半年利用18A製造技術,從台積電手中奪回全球最先進晶片的寶座。(路透)

命名魚目混珠 外界霧煞煞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特爾(Intel)過去5年來,在先進晶片製造方面落後於競爭對手台積電和三星電子,為了重新奪回領先地位,英特爾正在加緊開發Intel 20A 、18A製程,更計劃在2024年下半年利用18A製造技術,從台積電手中奪回全球最先進晶片的寶座,不過事實上,英特爾最新量產製程為Intel 4,其原本的名稱是Intel 7奈米,既然如此,那英特爾為何其宣稱可一躍至20A?其實一切都是「命名遊戲」。

2021年7月,英特爾宣布了最新的製程命名,大動作重新命名了其節點主要是認為傳統命名模式,難以反應製程實際的表現,因此將其節點與物理尺寸脫勾,原先的10nm Enhanced SuperFin製程,變成Intel 7,而原先的Intel 7奈米,則是變成Intel 4,並宣布了後繼製程計劃名稱為Intel 3、Intel 20A和Intel 18A,不再出現「奈米」字眼。

Intel 20A過去的名稱為Intel 5奈米,20A中的A意為「埃米(Angstrom)」,對照2奈米製程。

英特爾2022年時公布Intel 4製程的技術細節。(圖擷取自Intel官網)

Intel 18A製程 是五世代終極目標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先前為英特爾訂下4年將推進5個世代製程的計劃,企圖超越台積電,他2023年11月表示,Intel 7製程技術已大量生產,Intel 4製程也已經量產,Intel 3製程準備開始量產,Intel 20A製程將如期於2024年量產,Intel 18A製程將是5個世代製程目標的終極製程,已確定相關設計規則。

為何英特爾要重新命名?這就得從晶片製程技術節點說起,電晶體元件的閘極長度(Gate length))會隨製程技術的進步而變小,因此常以閘極長度來代表半導體製程的進步程度,也是傳統上的奈米製程技術節點。

季辛格當時稱,產業早已意識到目前以奈米為基礎的製程節點命名方式,並不符合自1997年起採用閘極長度為準的傳統,所以英特爾公布其製程節點全新命名結構,給予客戶更為精確的製程節點認知。

外媒《AnandTech》就指出,晶圓代工廠之間沒有一致的節點命名,而英特爾在更名後,會與產業更加一致。

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先前為英特爾訂下4年將推進5個世代製程的計劃,企圖超越台積電。(彭博)

英特爾10奈米製程=台積電7奈米製程?

另外,英特爾認為,英特爾的10奈米製程,相當於台積電的7奈米製程。若單純從電晶體密度來看確實如此,根據《Digitimes》2021年數據推估,英特爾10奈米每平方毫米的電晶體數量高達1.06億顆,勝過台積電10奈米0.53億顆、三星10奈米0.52億顆。

通過一系列的數據發現,英特爾10奈米每平方毫米的電晶體數量,相當於台積電7奈米(0.97億顆)和三星的7奈米(0.95億顆)。而英特爾7奈米(Intel 4)每平方毫米的電晶體數量為1.8億顆,比台積電5奈米(1.73億顆)和三星5奈米(1.27億顆)還要多。

儘管如此,在商業運作上還需要考慮到量產時的良率,以及客戶之間的信賴關係等,因此在晶圓代工市占率,台積電完全把英特爾和三星打趴。

晶圓代工廠之間沒有一致的節點命名,不能單純地用「幾奈米」來進行性能比較。(歐新社)

《日經》報導指出,英特爾從來沒有明確表示,20A等同於「閘極長度」,報導引述半導體設計公司的高管說法,稱台積電和三星正在量產的3奈米,也只是企業方面的說詞,目前並沒有測量半導體電路位置的國際標準。

報導認為,雖然「幾奈米」因為簡單易懂而經常被使用,但不能單純地用這個數據來進行性能比較。還需要關注晶片實際的數據處理能力、數據儲存容量、性能、訂單量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