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電價調漲衝擊物價?學者:不用太擔心

2024/02/21 20:24

經濟部3月下旬將召開電價審議會,電價調漲態勢逐漸明朗。(資料照)經濟部3月下旬將召開電價審議會,電價調漲態勢逐漸明朗。(資料照)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經濟部3月下旬將召開電價審議會,電價調漲態勢逐漸明朗,有投顧分析指出,若民生電價調漲1成,將反映在CPI漲幅約0.12%。學者認為,今年進口物價下降,有機會抵銷掉電價上漲產生的物價影響;電價應該要調整,但建議採循序漸進方式。

元大投顧指出,因平抑物價波動的任務退場,調高電價可反映發電成本、彌補台電巨額虧損,評估若民生電價漲1成,將直接影響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約0.12%,今年全年CPI漲幅料觸及2%,高於通膨警戒線。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影響物價漲幅主要是工業用電和商業用電,廠商成本增加將轉嫁到產品售價,多少會對CPI漲幅產生影響,不過具體的幅度還是要等電價漲幅確定。但他認為今年不用太擔心通膨,因為終端需求仍在衰退,進口物價持續下降中,有機會抵銷電價上漲帶來的影響。

吳大任回顧,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墊高發電成本,當時決議電價凍漲,對國內物價平穩產生相當的貢獻,卻也造成台電嚴重虧損,這可能會影響到台電對供電系統的投資,進一步影響未來供電品質,因此虧損的問題一定要解決,而調漲電價就是其中一種方式。

吳大任說,目前電價確實有偏低的情況,售電價格低於平均成本,等同台電賣越多電、虧損越多,長期而言應該讓台電回歸正常的企業經營;若要凍漲電價,政府可以編列預算、採取補貼,才不會造成台電財務窘迫的狀況。

「電價應該要調,但調幅可能要保守一點」,吳大任分析,因全球升息循環還未結束,台灣出口狀況仍顯低迷,相關廠商營收下降,若工業用電電價大幅調漲,對部分企業來說是不小的負擔;待下半年出口回溫,調幅可以再加大,採循序漸進的方式調漲,外界也比較能接受。

民生用電的部分,他認為,若能透過電價調整讓民眾更節約用電,也不見得是壞事,但經濟弱勢的家庭對於電價調漲可能感受較深刻,政府應研議配套措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