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華信評:紅海危機有助航海王短期獲利 長期運能過剩不容忽視

2024/02/21 18:36

中華信評指出,紅海危機將為我國貨櫃航運業的獲利帶來短期助益;但也提醒,受到運能長期過剩造成的影響。(示意圖,歐新社)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中華信評指出,紅海危機將為我國貨櫃航運業的獲利帶來短期助益;但也提醒,受到運能長期過剩造成的影響,運價費率可能會自2024下半年開始下跌,進而限制業者今年的利潤成長,

葉門青年運動武裝組織反抗軍自2023年底以來,持續發動攻擊,已經造成貨櫃航運供給產生瓶頸,並導致各個主要服務航線的海運運價費率大幅上升。

對此,中華信評企業評等部門分析師陳宛暄表示,運價費率在疫情期間達到歷史高點,經過大幅修正後,前述萬海航運和陽明海運兩家公司2023年的獲利大幅下滑,且中華信評預期,2024全年的貨櫃船舶供給嚴重過剩,運價費率不太可能達到疫情期間的高峰。

而對於紅海危機,萬海航運與陽明海運一如其全球同業,已將亞洲前往歐洲、地中海與美國東岸的服務航線繞行至較遠的好望角航線,以避免遭受襲擊。中華信評認為,兩家公司能在船舶調度方面維持彈性,並及時調整航線以避免服務中斷。

中華信評認為,儘管短期的供給挑戰可為運價提供支撐,但目前貨櫃航運供應吃緊的情況不太可能持續,主要是因為在全球經濟景氣放緩的影響下,實體商品的消費力道相對疲弱,加上對於商品與服務的需求已較疫情期間更加平衡。

此外,中華信評也預估,今年貨櫃航運的總運能將成長7%至9%,但需求則僅成長2%至4%。因此中華信評預期,若未發生其他重大干擾,運價費率可能會自2024下半年開始下跌。

由於亞洲區間航線的供需情況更加平衡,中華信評目前對萬海航運 EBITDA利潤率的假設,2024年應可從2023年時11%至13%的低點恢復至15%至17%;不過中華信評也提醒,萬海航運跨太平洋航線較弱的成本結構與定價能力,恐限制其利潤率。

考量佔陽明海運總營收逾70%的遠洋航線運能過剩的情況可能更為嚴重,中華信評預期2024年陽明海運的EBITDA利潤率應與2023年大致持平,維持在14%至16%的水準。

但中華信評表示,儘管獲利能力面臨壓力,但受到在營運表現異常強勁的2021年至2022年期間所累積的高現金部位支持,兩家公司應可在2024年繼續維持淨現金部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