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報導,台灣台電公司不穩定的財務狀況正威脅台灣的清潔能源雄心,損害作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製造中心的吸引力。(彭博)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彭博新聞報導指出,台灣台電公司不穩定的財務狀況正威脅台灣的清潔能源雄心,並損害作為全球最大晶片製造製造中心的吸引力,甚至增加在與中國發生衝突時的脆弱性。
台電預計2023年將再次出現巨額虧損,今年預估不會有太大改善。由於保持低電價的政治壓力,台電無法將天然氣和煤炭的更高成本完全轉嫁給客戶。台電還押注離岸風電開發,這是一種可再生技術,隨著成本和延誤的增加,該技術在全球各地都面臨困難。
報導指出,如果台電無法在清潔能源發電方面取得足夠進展,台灣可能會失去作為晶片製造目的地的一些吸引力。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為蘋果和輝達等公司供貨,目標是到2040年使用100%再生能源。
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分析師巴特巴亞爾 (Uran-Ulzii Batbayar) 表示,台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可再生能源來填補核電的空白。增加更多綠色發電需要大量資金,而台電的財務狀況引發人們對影響主要晶片製造商的潛在電力中斷的擔憂。
台灣嚴重依賴進口化石燃料,到2022年,約80%的電力來自天然氣、煤炭和石油,這也使其在遭受中國攻擊甚至海上封鎖時變得脆弱。
台灣政府希望在2025年將綠色能源佔總發電量的比例從 2022年的8%左右增至20%,考慮到政府還計劃逐步淘汰核電,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台電預計2023年將虧損台幣1985億元。台灣媒體日前也報導,台電累計虧損達3820億元,超出資本總額5800億的一半。台電可能爭取今年以不虧損為目標,讓電價調漲25%,或向政府爭取新台幣1500億元財務補助。
伍德麥肯茲亞太區電力和可再生能源研究總監羅伯特·劉(Robert Liew)表示,台電是一家國家公用事業公司,因此無論哪一方政黨執政,它都面臨著確保低電價的政治壓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