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童子賢:3項跡象推測 2024年只會比2023年更好

2024/01/16 20:02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認為,從3個跡象來看,2024年只會比2023年更好。(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天以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身分出席歲末晚宴,童於會中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營收不能代表企業的一切,電子五哥去年業績多有衰退,但獲利卻不減反增,預期2024年只會比2023年更好,主要是從3個跡象來看,除了產業庫存整理完畢,也預期全球局勢衝突將逐漸收斂,貨幣緊縮更已接近尾聲。

童子賢回憶,2023年初觀測水晶球時,皆為悲觀的前景保留轉圜的空間,業界預期隨著去年秋天的消費性電子旺季到來,產業將迎來回春,但實際市況表現卻不如預期,大約有5%至10%的誤差,因此,以和碩而言,去年營收衰退4.62%,其他具備產業競爭力的同行,業績年減也多落於5%至12%,不過,「像廣達(2382)這樣值得尊敬的公司,營收下降約10%,但是獲利卻是大躍進」。

童子賢強調,由此可見,營收雖是企業營運的重要觀測指標,但不代表全部,目前觀測今年大環境將優於去年,去年出現的國際衝突,延續至今年差不多已進入事件中期或末期,衝突已經有氣無力,世界有望迎來和平,而美方過去因貨幣寬鬆政策導致的通膨、升息苦果,也已經接近尾聲,台灣產業最忌諱的庫存問題今年也將清理乾淨。

童子賢說,從許多零組件、半導體供應鏈現況來看,其實已經有回春的跡象,例如和碩集團旗下景碩(3189)對前景的預測,就比2023年要樂觀得多,2024年可以期待會有景氣方面的好消息。

提到和碩將昆山世碩透過增資方式交由中國立訊精密主導,童子賢分析,集團過去85%產能集中於中國,15%在台灣,最近與客戶協商之後展開重點調配政策,加速擴張印度、越南、墨西哥廠區,逐步重新配置全球生產資源,因此才會在世碩引入策略性投資夥伴,但除了中國昆山廠,和碩在上海、重慶、蘇州產區皆無改變生產策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