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內捲效應愈演愈烈 謝金河:恐把通縮輸出到全世界

2023/12/22 14:12

謝金河今上午發文指出,中國內捲效應愈演愈烈,並預告明年的主題很可能不是通膨,而是中國把通縮輸出到全世界。圖為示意圖。(資料照,路透)

郭顏慧/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日前認定台灣對中構成貿易壁壘後,昨更宣布中止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12項產品關稅減讓。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上午發文指出,中國內捲效應愈演愈烈,並預告明年的主題很可能不是通膨,而是中國把通縮輸出到全世界。

謝金河今上午在臉書發文,指中國在大選前宣布台灣違反貿易壁壘,終止ECFA的12項商品,直接涉及的金額約18億美元,不過他也指出,這些其實只佔台灣出口比重微乎其微,真正對台灣的影響不大。對於台灣的工總,三三會立刻跳出來呼應說沒有ECFA,對台灣產業衝擊很大,會創造大量失業,謝金河則認為「其實這只是配合演出,在給政府壓力」。

謝金河指出,有媒體社論描述:「西進不如上進,充實產業競爭力!」他認為這個論述說到重點,並指這兩年全球面對通膨壓力,美國CPI最高衝上9.1%,但中國的11月CPI是負0.5%,PPI是負3%。美國升息11次,中國卻努力降息,但物價愈來愈低。謝金河也預測「這兩年全世界卯足全力抗通膨,接下來,明年可能準備抗通縮」。

謝金河表示,凡是在中國生產的工業製品,最後都走向價格殺戮,最近美國正準備對中國的電動車,太陽能課關稅,中國對這兩個產業也產能全開,價格愈殺愈低,連龍頭大廠也挺不住。像是電池大廠寧德時代,今年來從692跌到146.27人民幣,股價創上市新低。太陽能電池製造廠隆基綠能的股價,也從125.68跌到20.01元人民幣,連產業第一名的公司都挺不住。

謝金河也提到,今年從銀行端流向半導體,電動車等主流產業的資金高達6800億美元,大家都到銀行搬錢,投資沒有上限,任何產業最後都殺成紅海。並指現在中國的電動車殺到德國,日本,美國,這些百年來的汽車生產大國,現在也感到恐懼。

謝金河也指出,台灣的紡織業最早被殺到見骨,去年出口到中國只有5.66億美元,紡織業也是最早外移的產業,現在石化,鋼鐵,機械開始嚐到苦頭。他也提到,並稱「中國內捲效應愈演愈烈,2024年的主題很可能不是通膨,而是中國把通縮輸出到全世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