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舉辦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成果展,呈現台灣產業的優異表現。(記者吳俊鋒攝)
〔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武漢肺炎」疫情讓本土產業的出口深受衝擊,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全力發展「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協助強化數位行銷,以提升市場競爭力,3年來輔導、媒合了近240家廠商,累計帶動的效益逾2.8億美元,今天舉辦成果展,優異的表現令人矚目。
國貿署今天在大台南會展中心舉辦智慧機械海外推廣計畫成果發表活動,除了呈現亮點案例的成功經驗之外,邀請廠商分享、交流,現場座無虛席。
國貿署副署長李冠志表示,疫情時,讓機械產業跌入谷底,但逆境反而加速了數位轉型,帶動升級;疫情後,廠商已提前部署,致力於研發更高效率、更少耗能的設備,努力朝向2050全球「淨零碳排」目標邁進。
李冠志說,業者成功突破疫情困境,向上提升,台灣正吹起綠色智慧機械風潮,與國際趨勢、全球供應鏈精彩對話,可預期將永續轉動世界。
李冠志強調,疫情期間,業者藉由數位方式,線上即時傳輸自家的產品與技術,如何以更有吸引力的行銷來聚焦,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相當關鍵,因此國貿署計畫性地積極協助,也感謝各公協會的配合與幫忙。
李冠志指出,歷經疫情,大企業已經了解數位貿易趨勢、數位行銷智能的重要性,未來政府將持續推動,努力協助廠商,透過海外推廣計畫,也讓全世界看見台灣智慧機械所展現的堅韌與創新。
今年國貿署延續之前的優異成績,新增輔導50家廠商,6個產業別上線展示,還有3場論壇等;數位行銷82家廠商參與;線上形象館新增電子設備產業,領域擴及半導體、光電、醫療等產業21家廠商,全館累計135家,使用者以新南向市場最多占67%,其次是日本與歐美。
「智慧工廠產業地圖」網路瀏覽8.2萬人次;海外國際展整合行銷,包含德國漢諾威LIGNA展、新南向市場(馬來西亞、越南與印尼)、日本IPF展、日本iREX展等,共邀請超過267家次廠商參與,媒合對接超過153案次,創造洽談商機超過1.5億美元。
海外產業聚落連結與合作9國23個公協會;客製化諮詢服務15案;智能銷售服務方案10案;辦理商機分享案5場等。
國貿署展望未來,因應歐盟從2023開徵碳關稅,將引領機械產業朝向2050全球「淨零排放」目標持續前行,致力於研發更高效率及更少能源消耗的機械設備,並透過智慧製造整合性B2B採購服務平台,積極協助機械廠商搶攻全球產業「綠色採購」商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