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2.0上路後,房市短期買賣明顯減少。(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房市短炒行為減少,稅率35%以上的交易件數與貢獻稅賦金額均下滑。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今年上半年,個人房地合一稅被課徵35%以上稅率的件數與貢獻稅賦金額分別約2.04萬餘件、107.5億元,相較去年同期2.92萬餘件、135.4億元,分別減少30.13%、20.60%。
房產業者指出,2022年是房地合一稅2.0上路後的第一個完整年度,該年度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課徵所得件數約11.35萬餘件,其中適用35%以上稅率的件數高達5.12萬餘件、占比約45.15%,而被課徵35%以上稅率件數一共貢獻稅賦金額255.85億元、占比約56.63%。
至於,今年前兩季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課徵件數為5.04萬餘件,其中適用35%以上稅率的件數有2.04萬餘件、占比約40.57%,前兩季35%以上稅率件數一共貢獻稅賦金額約107.5億元、占比約54.4%。
上半年房市信心不足
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今年上半年房市受國內經濟表現不如預期,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等因素影響,買方信心不足,買賣雙方又在價格上僵持不下,市場交易偏冷。新建案市場方面,剛性需求的購屋族保持觀望態度,投資置產族則因預售屋換約不溯及既往,不著急轉手預售物件,進一步影響房地合一稅被課重稅的件數及貢獻稅賦金額。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房地合一稅實施多年以來,民眾逐漸適應該稅制,誤解、不熟悉而被課稅,以及延長房屋持有期的民眾普遍增加,且短進短出的投機行為減少,使得持有5年內買賣件數比率下滑。不過,課徵房地合一稅的主要精神是防止房市炒作,但繼承、贈與等非炒作類移轉物件也通通被課稅,這部份似乎仍有討論空間。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