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雖推出31條支持民企計畫,但中國民企仍處境艱難。(路透)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中國政府七月頒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意見」31條計畫,外界視為是迄今以來中國為提振民企信心、提供有利環境的最強烈訊息。然而根據獨立的企業研究機構近期調查顯示,中國的民營企業仍處境艱困,調查報告說,「這些措施並未有效落實,仍然只是嘴巴講講而已」。
南華早報報導,「北京大成」(Beijing Dacheng)公司對企業家的調查顯示,85%反映中國民營部門處境艱困,僅22.5%表示計畫未來兩年增加投資。該研究機構11月針對40名民營企業家進行此調查,隨著北京的31條行動計畫未能扭轉市場期待,該調查讓外界得以窺見中國民企的嚴峻困境。
報導指出,約70%的受訪企業家表示,在相關計畫公佈後,中國的經營環境不僅沒有改變,甚至惡化。有25人說,今年公司營收下滑或與去年持平,僅有8人稱,公司成長逾10個百分點。
該報告說,「一些企業家認為,民營企業缺乏安全感,建議一些不公平的案子應該改正,同時採取具體行動提振民企信心與信賴」。這些公司也補充,一些政府部門拖欠民企款項,導致嚴重違約,而官方欠缺常識與過度控制阻礙了民營部門的發展。
民營經濟貢獻了中國逾半稅收、逾60%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以及逾80% 的城鎮就業,然而今年中國民企復甦艱難,今年前11月民間投資年減0.5個百分點,與國企投資年增6.5個百分點形成尖銳對比。
調查發現,美中關係不穩定是衝擊企業前景的最大因素。而中國的法律環境、一些政府部門缺乏誠信與契約精神,以及政府對民企的支持與鼓勵措施不足,導致中國民企缺乏安全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