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北京「蓋牌」經濟數據 WSJ:掩蓋不了民眾對經濟的不安

2023/12/12 12:07

北京停止公布青年失業率的「蓋牌」策略,可能已達到減少討論的預期效果,外界若想了解中國青年就業市場的狀況,如今只能靠坊間軼聞和猜測。(法新社)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今年6月中國16歲至24歲青年失業率攀升至破紀錄的21.3%後,中國國家統計局隨後宣布,自7月起停止公布這個數字。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北京的「蓋牌」策略可能已達到減少討論的預期效果,外界若想了解中國青年就業市場的狀況,如今只能靠坊間軼聞和猜測,但這些坊間軼聞和猜測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國經濟令人不安的一面,這是北京想掩蓋都掩蓋不了的。

 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專門研究中國經濟的高級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表示:「他們操縱數據,如果數據難看就叫停數據,他們可以矇混過關,過段時間大家就沒什麼可討論的了。」

 不過,只靠坊間軼聞和民間數據,外界還是可以感覺到中國經濟的不對勁。根據美國晨間諮詢公司 (Morning Consult)進行的中國消費者每日信心追蹤調查,中國年輕群體的信心一直不如年齡較大的群體,顯示出年輕人在經濟方面更不滿意。

 中國坊間把這種現象稱作「躺平」,指失去熱情的年輕人完全退出就業市場。中國傳媒研究計劃(China Media Project)主任班志遠(David Bandurski)將「躺平」一詞追溯至某個失業的年輕人在社群媒體上發布的1則熱傳的發文,標題是「躺平即是正義」,這篇文章引發了1場不再為職場上的成功而苦苦煎熬,並且抵制消費主義的運動。

 此外有坊間說法稱,中國出現了「全職子女」群體,指的是沒有工作的成年人寄居在父母家,靠父母的生活費過日子。根據截至3月(青年失業率暫停發布前)的1項數據,中國「全職子女」數量約為1600萬,而中國16歲至24歲年齡層的總人口約為1.5億。

 中國官媒將大學生畢業後既不就業也不繼續深造的現象稱作「慢就業」,也就是閒一段時間,到處走走看看。中國1家人力資源機構發布1項調查,稱今年約有19%的畢業生將選擇「慢就業」,去年這個比例為16%。

 與此同時,從中國獲得可靠數據變得更難了。今年稍早中國最大的政府報告學術數據庫「中國知識基礎設施工程」限制了中國以外大學的訪問權限。上海的經濟和金融數據提供商萬得資訊(Wind)也停止外國智庫和研究公司的會員續訂服務。中國人社部過去每季發布1次職缺報告,但2021年已悄悄停止。

 巴黎經濟訊息平台QuantCube Technology開發了一系列衡量中國經濟狀況的替代指標,例如衛星追蹤的城市污染情況,同時也追蹤中國僱主的網路招聘資訊。該公司表示,在中國人社部停止發布職缺數據前,其建立的指標與中國官方職缺數據的相關性已達到75%。而QuantCube的中國職缺指標從今年5月開始大幅下降,截至12月初的數據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對於希望吸收大量失業青年的中國而言,這不是個好現象。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這些數據和坊間軼事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國經濟令人不安的一面,這是北京想掩蓋都掩蓋不了的。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