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台電總經理王耀庭、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歐洲商理事長尹容。(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5日)出席台電與歐洲商會(ECCT)共同發表「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曾文生表示,企業界關切台灣碳費與歐洲的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如何銜接,經濟部持續溝通中,他也強調,距離正式實施CBAM還有2年時間,這段期間要協助國內企業做好碳盤查、節能減碳兩大工作。
台電「綜合研究所」與歐洲商會轄下組織「低碳倡議行動(LCI)於2021至2022年間共同舉辦10場交流研討會,主題涵蓋碳中和策略、氫能、電動車、太陽能板及風機葉片回收、儲能等全球淨零趨勢及技術應用議題,累積逾1300人次交流討論,將研討會精華內容集結成冊,展示雙方探討淨零轉型方向與邁向電力淨零路徑的努力成果,並於今共同發表「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
曾文生在致詞中表示,台灣有非常多淨零相關工作不能沒有歐洲,特別是歐盟企業帶給台灣企業新的淨零發展想法,也在電網等政策制定上提供前瞻想法給台灣參考。曾文生也提到,台電公司是台灣走向淨零的重要角色,因為電力排放佔碳排五成以上,若有效降低,對於走向淨零有幫助。
提到歐歐洲CBAM十月起進入過渡期,曾文生說,我們真的每次遇到企業都在提CBAM。關於台灣氣候變遷因應法將課徵碳費,如何與CBAM銜接、折抵等,曾文生強調,這是很重要的工作,經濟部等相關單位持續溝通中。
曾文生說明,CBAM在2026年會正式實施,目前還有兩年左右的時間,會有兩大工作要落實,第一是碳盤查必須準確,協助企業進行申報,此外,節能減碳工作也會過政策引導加速。他指出,無論是碳費還是碳稅都只是手段,目的都是要讓企業能夠「減碳」。
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也針對氫能發展多有討論,包括探討氫能於國際上的實務應用,以及氫氨混燒的實例與技術可行性;台電今年2月選定高雄興達電廠為混氫發電示範基地,台電副總蔡志孟補充,台電預計本月開始進行5%比例混燒,後續會持續拉高混燒比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