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歐洲警惕「一帶一路」風險 學者:中國外交政策恐泡沫化

2023/10/19 14:20

國策院今日召開「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十年總檢討」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分析一帶一路風險。(記者陳鈺馥攝)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中國試圖透過一帶一路實踐雁行體系,達成「以中國為首」的霸權目標。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今日於國策院舉辦的「一帶一路戰略十年總檢討」座談會直指,一帶一路是習近平的代表作,帶入歐洲的一帶一路倡議若失敗,一帶一路就會失敗,中國外交政策也會泡沫化。

一帶一路恐危及政經穩定  歐洲警惕

王宏仁表示,中國政府當年宣稱一帶一路可創造42萬工作機會,結果這項經濟投資變成了「經濟依賴」和「經濟脅迫」,各國都警覺到一帶一路具有債務風險,過去10年來更成為一種政治威脅。

王宏仁分析,許多歐盟國家考量中國對俄烏戰爭、以巴衝突的立場,歐洲對經濟投資是有一些哲學性思考,認為投資須具有正當性,與民主價值有連續性,中國這十年來製造很多負面效應,不僅利用了歐洲發展中的經濟體,更以經濟制裁方式懲罰不配合國家,最明顯例子就是制裁與台灣友好的立陶宛。

「歐洲領導人不是白癡,早就看出一帶一路問題,義大利更意識到了!」王宏仁提及,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峰會說要加碼1000億人民幣投資資金,但歐洲國家普遍不相信,因為中國經濟大有問題,令人無法相信投資資金會持續下去。

至於義大利參與一帶一路,過去十年義對中出口僅小幅提升,但中國對義大利出口金額高達509億歐元,增加100多億歐元,對義大利來說「根本不划算」。

此外,國策院副院長郭育仁談及一帶一路對南太平洋國家的影響,他指出,一帶一路本來沒有鎖定南太平洋國家,2015年中共發改委劃設了一條線,增加南太平洋島國,這個轉變是針對美國而來。因為二戰時,美國米尼茲艦隊等反攻日本,都是從南太平洋開始,凸顯南太平洋國家戰略位置的重要。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副教授游智偉進一步分析,2015年3月前,一帶一路沒有納入南太平洋國家,目前南太平洋國家中,中國投注大量資源在澳洲,主要鎖定澳洲煤礦、房地產等,這可看出北京當局對澳洲進行滲透,更重要是南太平洋國家,這些島國雖然不起眼,卻可做為中共軍事補給點和情蒐基地。

游智偉提及,中國對位於澳洲和中國之間的國家投資數最多,包含斐濟、索羅門群島等國,推測中國對南太平洋的投資,受到安全和地緣政治影響,威脅程度越高,中國就越關注。中國跟南太平洋互動具有高度政治意涵,例如中國與斐濟進行警務合作,非比尋常。

游智偉表示,反觀中國派駐在澳洲和紐西蘭外館,並未與當地政治菁英積極互動,中國派駐在斐濟等南太平洋國家的外館,相當注重與當地政治菁英的互動,可推測雙方有利益及個人臍帶關係,這些國家更有貪腐問題。

他觀察,對這些南太平洋國家而言,想找到美國、澳洲之外的選擇,以致中國過去8年在當地發揮相當影響力,若這些國家立場搖擺,可能將出現不同於二戰時期的劇本,這也讓美國這幾年非常重視南太平洋國家。

一帶一路對東南亞影響方面,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助理教授張咖健說,一帶一路戰略是有中國國內經濟發展的思考,在中國所謂「援助」過程中,資金輸出不是藉由援助開發署,貸放模式是透過國有銀行進行放貸,剛開始低利率,往後高利率,容易形成債務黑洞。寮國、柬埔寨均有嚴重債務問題,中國是最大債主。因此,當東南亞國家想要建立統一戰線對抗中國,寮國、柬埔寨就會站出來挑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