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經濟學人:中國吸引力大不如前 上海外商跑光光

2023/10/02 07:15

《經濟學人》指出,由於中國對於外商的吸引力大不如前,在上海的外商大量流失,留下來的人也在密切關注著跨國公司高層動向。(路透)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英國《經濟學人》指出,由於中國對於外商的吸引力大不如前,上海外商大量流失,留下來的人也在密切關注跨國公司高層動向。2022年,中國實施嚴苛的防疫清零政策,對經濟帶來巨大影響,目前中國經濟正陷入困境,跨國投資規模減弱,也有外企遭到當局打壓。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9月25日報導,日本野村國際駐香港的中國投行業務主管王仲何(Charles Wang Zhonghe)被禁止離境。知情人士透露,王仲何已通知雇主,他不能返回香港,也不能離開中國,正在配合中國有關部門的調查。

今年稍早,中國政府突襲搜查美國顧問公司凱盛融英(Capvision)的辦事處,也拘留了盡職調查公司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的中國員工;加上中國通過新版「反間諜法」等原因,許多外國投資人已取消或推遲前往中國的計畫。

《經濟學人》指出,在許多方面都可以看到清零政策帶來的影響。例如,許多大飯店員工的英語能力不如之前,以及許當地員工因多年來無法出國,沒有機會與外國的同儕、工程師和科學家進行互動。有在中外企感嘆,與幾年前相比,中國大批訓練有素的員工,似乎沒有做好與其他國家交往的準備。

中國政府與外國投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不順暢。當地官員不太願意與來訪的投資人進行公開討論,多數外國人的詢問都只得到制式化答案。在中國政府對資料和其他資訊的跨國分享實施新規,為外企帶來巨大法律風險的情況下,中國這種消極的態度無疑是雪上加霜。

基於上述原因,來中國的外國人數量減少,中國旅遊業仍處在低迷狀態。《經濟學人》指出,今年上半年與疫情之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搭乘中國國際航班入境中國的旅客數量下降逾4分之3,今年幾乎沒有西方遊客來中國。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第2季美國團客驟減約99%。

商務人士來中人數也少了許多。2022年,由於中國收緊簽證發放,並且要求最多3週的隔離,前往中國的商務旅行幾乎完全停滯。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年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外企在第2季對中國的直接投資總額49億美元(1581億美元),年減87%,是自1998年開始記錄以來最大降幅。

在中外企正重新評估中國市場。上海美國商會日前發布最新調查顯示,在受訪的325家會員企業中,約52%對未來5年在中國的業務前景持樂觀態度,創1999年開始調查以來的最低水準,而在2021年,這個比例還高達78%;約40%的美企公司表示,正在將投資轉移到其他地方或計劃這樣做。

《經濟學人》引述上海美國商會指出,2023年本應是投資人信心和樂觀情緒反彈的1年。但這種反彈根本沒有出現,相反的,商業情緒持續惡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