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統賴清德(中)出席「2023台灣人工智慧年會開幕式」,會中並與中研院長廖俊智(右三)、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右二)、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左三)所有來賓合影。(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年會,強調台灣是民主國家,資通訊產業實力堅強,在全球產業鏈重組的浪潮中,在產業供應鏈的地位更加重要,賴肯定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所說的「AI力即是國力」,希望人工智慧這項神兵利器,帶動台灣經濟能夠在兼顧弱勢的情況下,獲得包容性成長。
賴清德指出,目前為連續第5年出席台灣人工智慧年會開幕典禮,台灣人工智慧學校6年培育了超過1萬的AI領域專才,為國家做出實質貢獻,目前人工智慧愈來愈生活化,回想2016年Google AI首次打敗世界圍棋冠軍,2017年Open AI打敗電競冠軍,2022年接著發明ChatGPT,人工智慧改變人類生活的層面已經愈來愈廣。
賴清德指出,人工智慧需要大量運算能力,需要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配合,對於兼具兩項產業實力的台灣是非常好的機會,現在也能清楚看見,全球在地緣政治變化之下,持續尋找可信賴的供應鏈,因此台灣地位更加重要,在未來地緣政治新時代,台灣的國力會愈來愈強。
賴清德回憶過去在行政院長任內,推動2018年至2021年的人工智慧行動方案,從希望台灣在國際上扮演人工智慧樞紐,也對此開放試驗場域、鬆綁法律,希望藉由AI協助產業,為台灣後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目前觀察全球有超過2億人使用生成式AI,當中5000萬人是重度使用者,台灣也應該要擁有自己的人工智慧對話引擎。
賴清德說,無論身在什麼地區,無論民眾社經背景,或是不管企業的規模大小,應該都要能夠擁有人工智慧的使用權利,進而提升整體社會力量,希望人工智慧能夠帶動台灣經濟發展,但這樣子的發展應該是兼具包容性的成長,要有辦法兼顧弱勢族群,讓社會在AI潮流下更加人性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