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疫後考驗 全球面臨債務、貿易戰、生產低迷挑戰

2023/08/29 09:53

疫情後,全球面臨政府債務、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持續低迷的生產力等問題。(路透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後,全球面臨創紀錄的政府債務、可能分裂貿易體系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持續疲軟的生產力,這些問題恐讓世界迎來緩慢的成長,甚至在一些國家開始發展之前就先造成了阻礙。

《路透》報導,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在傑克森霍爾全球央行年會期間受訪時指出,各國現在正處於更為脆弱的環境之中,他們動用大量的財政資源應對疫情大流行,然後迎來各項政策、地緣經濟碎裂化(fragmentation)、貿易緊張局勢、西方與中國脫鉤。

古林查斯預估,全球經濟成長可能穩定在每年3%左右的趨勢,這一數字遠低於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時期,帶動全球成長來到4%以上的漲速。前IMF經濟學家、現任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員奧伯斯費德(Maurice Obstfeld)表示,在疫情後的新興經濟型態當中,全球成長環境變得非常具挑戰性。

中國現在正面臨著長期的經濟問題、人口下滑;美國和其他地區推動的新產業政策,正以更加可靠或國安考量為優先的方式,重塑全球產業鏈,但相較之下,產能效率也較低。

IMF經濟學家亞斯藍納普(Serkan Arslanalp)、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教授艾肯格林(Barry Eichengreen)一同撰文指出,繼15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期間飆升後,由於疫情期間大規模的支出,公共債務佔全球經濟產值的比例已從40%成長至60%,達到無法透過政治行動大幅削減債務的水位。

文中提到,「持續存在」的公共債務影響將因國家而異,美國等債務高同時收入也相對高的國家,可能可以順利渡過難關,較小的國家則可能面臨潛在的債務危機或財政政策限制。

另一項引發關注的議題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導致各國推動的政策,這一趨勢在大流行前就已存在,並在疫後持續升溫,從川普時期實施的保護主義關稅,到拜登政府將半導體晶片等產品生產帶回美國的行動,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則加速歐洲脫離俄羅斯能源。

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表示,疫情帶出了全球供應彈性的問題,特別是藥物等敏感產品,但重新調整全球生產模式的行動,可能導致成長機會放緩。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