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航太創辦人羅正方強調,台灣有能力創建「無紅色」或「無中國」國防供應鏈。(圖取自官網)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對台威脅日增,台灣開始打造本土國防供應鏈。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披露,華美光學、經緯航太(Geosat)及神詠精密光學都轉向國防裝備,經緯航太創辦人羅正方強調,台灣正在努力解決任何安全漏洞,也最有能力創建「無紅色」或「無中國」國防供應鏈。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報導,隨著中國軍事實力增強,亞太地區正在展開軍備競賽,以威懾和備戰,台灣也不例外。7月,白宮宣布提供台灣提供價值3.45億美元軍事援助,此項軍援案包括協助台灣防衛、教育和訓練,這也是拜登政府第一個以美國自身庫存來協助台灣對抗中國威脅的軍援方案。
現在,台灣民營企業也開始轉向國防裝備並製造武器,美國國防承包商亦研擬在台灣製造和設計其武器系統非核心零組件。與此同時,台灣軍方則是尋覓短時間內提高防禦能力,並且放鬆嚴格的採購規則,允許私營公司開發軍民兩用技術。
政策調整給了華美光學這樣的公司一個機會。華美光學公司現在生產各類眼鏡及鏡片,例如雪鏡和太陽眼鏡。副總裁林順福說,華美的每一代人都在進步,現在我們必須看看第三代可以做什麼。他正將公司轉向國防用品,為軍隊生產和銷售防碎、防彈眼鏡。
經緯航太創辦人羅正方也說,每個國家的目標都是技術自力更生,建立自己的供應鏈,這樣當需要出現時,我們就可以迅速崛起,滿足我們自己的國安需求。
為此,經緯航太已將公司全面轉型為製造兩用無人機,這些無人機可以安裝槍支、投擲炸彈或監視敵方地點。軍方正與包括經緯航太在內的民企合作,計劃在明年之前製造 3000 架軍用無人機。
羅正方表示,俄烏戰對台灣的啟示是,中小型無人機可以大量使用,商用無人機也可以快速改裝以適應戰場。
對於美國官員和國防承包商擔心中國政府對台滲透,將部分技術帶到台灣並建立更廣泛的供應鏈,可能會被中國間諜竊取。羅正方強調,台灣正在努力解決任何安全漏洞,並且最有能力創建無紅色或無中國國防供應鏈。
羅解釋,我們在短時間內替換了供應鏈中所有中國製造的零件,我們做到了,主要是從歐盟採購。他並稱更換經緯航太無人機內部的電池是最困難的,取消來自中國的供應商,使得生產成本增加了兩倍。
生產光學元件、醫療診斷設備及航太產品的神詠精密光學,也轉向國防,生產機槍瞄準鏡、軍規夜視鏡及衛星用鏡頭等等。創辦人賴柏生表示,國防和軍事產品非常有前景,「我們不會給你品質不好的產品,這是台灣生產線和台灣工人都相信的事情」。他認為,台灣需要跟上時代的變化,即使與中國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也意味著台灣應該做好準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