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裝置容量達1.8GW 台灣離岸風電領先亞洲民主國家

2023/08/11 17:55

經濟部表示,我國離岸風機至今年7月已完成232座、共1.8GW裝置容量。(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民眾黨團召開「前瞻計畫再檢討」記者會,指稱離岸風場開發進度、產業關聯執行情形、興達港疏浚及離岸風電工程中心進度落後等。經濟部對此提出說明,強調國內離岸風電已完成1.8GW風場建置,在亞太地區民主國家領先外,更是世界上少數離岸風電突破1GW的國家,是公務同仁、離岸風電工作夥伴日夜付出才有的成果,「不容被抹滅」。

經濟部能源局說明,離岸風電作業受疫情影響,全球的工程進度均有所延遲,經濟部第2階段考量國內氣候窗等因素下,提供業者一年併網緩衝期間,各業者仍努力進行相關工程建設,至今年7月已完成232座風機、共1.8GW裝置容量。

另外,國內產業過去並無實際離岸風電水下基礎製造經驗,在新建生產廠房產線與生產水下基礎產品時,面臨國內外疫情影響及學習瓶頸,為加速生產學習,工業局協助業者在符合疫情規定下加速引進國外技術團隊及高階銲接人力,克服生產技術瓶頸。

經濟部說明,興達海基已完成沃旭大彰化風場6座水下基礎、中能風場水下基礎16座水下基礎,其產製能力與能量已提升3倍達月產3座,具備國際供應商水平。

能源局表示,為了優化產業發展環境,興達港航道已於111年8月完成疏濬至7米,深度足以支應興達海基100%國產水下基礎載運出港,中央及地方等單位就興達港疏濬深度已有共識,後續將一起合作完成相關建設。

另外,離岸風電工程中心是國內離岸風電前瞻發展的設備驗證中心,參考國際離岸工程先進國家技術,除為國內首例,更是國際第二座具有六層造流設備設計,可模擬實際海域「風、浪、流」,池體設備整合精準度及工程難度高,尤其是3D水櫃立體結構施工,工程難度極具挑戰,經濟部已積極督導工程進度,協商工程問題解決方案,預計2024年底完成深水池工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