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CSIS學者:美與盟友應用中國的進口依賴 反擊北京的經濟脅迫

2023/08/10 16:14

華府智庫CSIS研究員車維德(Victor D. Cha)表示,中國在逾400項產品上對美國及其盟友的進口依賴度至少達70%,相關國家也許能利用這些商品來抵禦來自中國的經濟施壓。(彭博)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研究員車維德(Victor D. Cha)對2022年全球貿易數據進行的分析顯示,中國在逾400項產品上對美國及其盟友的進口依賴度至少達70%,相關國家也許能利用這些商品來抵禦來自中國的經濟施壓,但這需要大規模的集體行動,先前他們從未這麼做過。

 近年來,中國挨批試圖利用自身貿易影響力,對其他國家進行政治反制,從挪威的鮭魚、澳洲葡萄酒、到赴韓團體旅遊等。中國則否認將貿易作為武器,並指責美國才真正將貿易武器化,還舉美國限制對中國出口技術為例子。

 美國和澳洲等國都經歷與中國一對一的貿易鬥爭,而且已採取去風險(de-risk)、友岸外包(friend -shoring)等作法,設法繞過中國建立替代供應鏈。

 車維德表示,另1種選擇是,美國和其他目標一致的國家也許可以採取集體行動,將自己的對中貿易武器化,讓中國政府立即付出明確的代價。

 根據車維德的分析,中國有412項產品對美國和其盟友的進口依賴度至少達70%,這些產品每年的貿易額約470億美元(1.49兆台幣),且其中的許多產品,中國缺乏現成的國產替代品。

 分析指出,中國進口用於太陽能電池板的銀粉,幾乎全部來自於日本、美國和南韓。中國進口用於電池和其他電子元件的鎳粉鎳片,約86%來自於澳洲、加拿大和英國。中國進口用於釀造傳統白酒的高梁,有近2/3來自美國。

 分析指出,中國對日本高度依賴的產品最多,達124項;其次是美國(87項)、德國(64項)、南韓(28項)、法國(27項);美國所占金額達115億美元居冠,澳洲已106億美元居次。

 曾在美國國安會(NSC)任職的車維德表示,這些數據顯示,如果美國和志同道合的夥伴共同採取行動,勸阻甚至處罰中國的經濟脅迫行為,潛在威力會有多大,最困難的部分在於執行,要獲得企業和國會議員的承諾,並阻斷中國針對最薄弱環節採取行動的企圖。他說:「這就是違和中國總覺得自己可以孤立或欺負任何國家,他們會假定不會有任何集體性回應」。

 車維德認為,應建立1個經濟聯盟,制定稅收優惠政策,評估懲罰措施,並建立預警系統,其運作方式與北約(NATO)第5條款的原則類似,該條款規定,對北約任何成員國的攻擊,都視同對所有成員國的攻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