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長陳其邁(中)、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右二)、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左二),參加「2023高雄永續城市高峰論壇」,右為高雄市環保局長張瑞琿、左為高雄市議會副議長曾俊傑。(記者李惠洲攝)(記者葛祐豪攝)
〔記者葛祐豪/高雄報導〕高雄排碳量占全國20%,「台灣碳權交易所總公司」將於下週一(7日)在高雄軟體園區開幕揭牌!
高雄推動淨零轉型腳步加快,今年6月,「高雄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經市議會三讀通過;8月7日「台灣碳權交易所總公司」將於高雄開幕揭牌。市府今(4日)特別舉辦「2023高雄永續城市高峰論壇」,由市長陳其邁、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等人揭開序幕,就城市淨零治理、產業智慧減碳、碳權綠色經濟等議題進行討論,吸引產業界數百人與會。
陳其邁表示,隨著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今年10月實施,國內碳費也預計在明年開徵,產業淨零轉型是刻不容緩的議題。「高雄是工業城市,工業生產總額占全市55%,排碳量更占全國20%,需要以最積極態度面對!」
陳其邁提到,碳定價時代來臨,感謝中央支持「台灣碳權交易所總公司」設於高雄,未來將結合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智慧石化產業,帶動盤查、減碳技術、驗證公司、碳管理系統服務商等產業進駐,並結合「高雄淨零學院」產學合作。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高雄市碳排有8成來自工業,全台灣10大碳排的公司,中油、中鋼、台塑、南亞、長春石化,都是以高雄為重要生產基地。(記者李惠洲攝)(記者葛祐豪攝)
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表示,以2020年來說,台灣碳排放量有48.7%來自工業部門,高雄市碳排有8成來自工業,全台灣10大碳排的公司,中油、中鋼、台塑、南亞、長春石化,都是以高雄為重要生產基地。今年6月,高雄市已經通過淨零自治條例,接下來也組成產業大聯盟、預計以大帶小,驅動整個產業淨零轉型,政府也非常支持國營企業以身作則,進行各項實驗計畫。
高指出,全球現在已實施碳價碳稅交易工具的國家,大概有73個,非常高興8月7日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在高雄軟體園區掛牌,目前環保署也正在研議相關子法,就可正式啟動。
身兼台灣碳權交易所董事長的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說,碳權交易所的催生,是蔡總統宣示要在2050年,跟著世界脈動進行碳排,籌備過程中,高雄市長陳其邁從頭到尾最熱心參與支持。
他透露,昨晚11點,陳其邁還指示碳權交易所要與在地的鋼鐵、石化、能源等產業緊密合作,建構減碳生活圈,包括碳技術等;其次要與在地學術機構擴大合作,建立碳諮詢教育訓練工作,讓企業、民眾有更多減碳的概念。
林修銘強調,碳權交易所成立後,如何跟國際碳權機構接軌,是企業關心的議題,企業外銷的商品,如何在國際標準下,讓產品順利的走出去,邁向全世界,這也是碳權交易所最重要目的。
高雄市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本次論壇有四大議題,其中第二個議題「綠色經濟 國際看齊」,扣合近期台灣碳權交易所即將啟用,臺灣迎向碳稅、碳費與碳權等機制的碳有價時代,邀請BSI、KPMG、永豐餘等單位,分別就碳盤查、碳交易、碳管理議題進行分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