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成長減弱外資看壞前景 轉加碼台韓印股市

2023/07/20 16:43

投資人對中國經濟成長的樂觀情緒減弱。(路透)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隨著投資人對中國經濟成長的樂觀情緒減弱,高盛的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中國以外亞洲新興市場的外資淨流入超過410億美元(1.27兆台幣),超過經由滬港通和深港通淨流入中國股市的約 330億美元(1.03兆台幣),為6年來首見。

 相較之下,在之前的12個月,外資賣超新興亞股766億美元(2.38兆台幣),買超A股428億美元(1.33兆台幣)。

 報導說,國際資金態度反轉,反映中國解除防疫清零政策後的經濟反彈令人失望,並凸顯新興亞洲的其他經濟體受益於供應鏈分散和美國強勁的半導體需求。

 高盛亞太股票策略師考爾(Sunil Koul)表示:「環顧這個地區,投資人會更傾向於對美國成長敏感的市場。相較於中國復甦緩慢,這個地區的其他經濟體成長強勁,美國今年能避開衰退的預期也升高。」

 投資人看壞中國前景,也反映在美國銀行對亞洲基金經理人的最新調查上,調查結果顯示,在管理資產規模逾6500億美元的近260名經理人中,略多於半數已將中國股市投資評等降為「減持」。

 與此同時,86%經理人預期日本以外亞太市場未來12個月將會上漲,部分是因為他們繼續認為中國以外亞洲新興市場被低估,中國成長緩慢和升高的地緣政治風險,也刺激了中國以外市場的投資需求。

 法國巴黎銀行亞太股票研究部門主管Manishi Raychaudhuri表示,投資人將對中國市場持觀望態度,直到其成長前景改善,並說今年亞洲市場將由2大題材所主導:「購買印度」和「購買AI驅動的技術」。

 「購買印度」這個題材,使得今年以來外資買超印度股市約140億美元(4350億台幣)。「購買AI驅動的技術」題材則使台灣和南韓股市受益,今年以來外資分別買超100億美(元(3107億美元)和90億美元(2796億美元),因投資人押注AI將帶動半導體需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