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搶美國半導體工作? 孫曉雅:美台供應鏈關係是互補夥伴

2023/07/19 17:11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於美國在台協會舉行記者會暢談美國對台政策,會後並接受媒體提問。(記者田裕華攝)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於美國在台協會舉行記者會暢談美國對台政策,會後並接受媒體提問。(記者田裕華攝)

〔記者呂伊萱/台北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最近指責台灣拿走美國所有半導體工作,甚至稱要對台灣加徵關稅,說法令人詫異。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今天闡述美台在半導體供應鏈的合作關係,美企佔據近7成IC設計市場,臺灣則擁有全球逾半的晶圓製造能量,是「天生的互補夥伴」。

孫曉雅今天召開上任後第三次記者會。孫曉雅開場時重申,美國與台灣享有堅實的非官方關係。AIT努力與台灣一同推進彼此的共享願景,即一個自由、開放、具備韌性及包容性的印太區域。AIT會持續拓展與台灣在共享利益與價值上的合作,並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同時深化美台經濟關係;上述種種皆與美國的「一中政策」相符一致。

孫曉雅並說明,作為AIT處長,她的工作有4大主要目標,每一項都反映了美國長期的政策優先目標,並在華府得到跨黨派支持;這四大目標是:支持台灣的自我防衛能力與韌性;增進全球供應鏈韌性;支持維護及拓展台灣國際空間的努力;深化美台經濟和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關係。

孫曉雅進一步解釋,美國正在與台灣合作,促進全球供應鏈的韌性。美國和台灣的企業在確保高科技行業持續發展、並造福人民和經濟方面,「發揮互補作用」。台灣作為世界「矽島」,是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統的核心節點,也是新興技術的先驅,「美國和台灣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上天生的合作夥伴」。

孫曉雅說明,美國佔全球IC設計市占率68%,台灣則擁全球一半以上的晶圓製造業務,強大的雙向投資確保了高科技供應鏈,使現代生活方式成為可能,且在維持韌性和可靠的同時持續創新。

孫曉雅補充,美台的經濟和民間連結是關係的基石,這些聯繫深厚且淵遠流長,不僅限於高科技供應鏈。台灣是美國第9大貿易夥伴,2022年是美國農產品的第6大市場。10大貿易夥伴中,按人均計算,美台雙邊貿易額僅次於加拿大和墨西哥與美國的貿易額。 繼台積電等台灣企業的重大投資之後,台灣現已成為美國第4大外國直接投資增長最快的來源國。

孫曉雅也提及,去年6月起跑的美台21世紀貿易倡議,提供令人振奮的好機會,首批協定的簽署是模範,展示美國如何擴大並推動雙邊貿易的標準。21世紀貿易倡議將持續針對剩餘章節進行協商,「期待盡快能分享更多關於談判的消息」。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