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路透:中國進入增長放緩至3%時代 恐永遠富不起來

2023/07/19 07:27

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疲弱的消費與投資不是疫情影響,而是結構問題使然。(路透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路透分析指出,中國正進入增長大幅放緩的時代,而令人畏懼的前景是:中國或許永遠富不起來。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拉赫曼(Desmond Lachman)斷言,未來10年、20年中國經濟不可能超越美國,中國經濟增長將降至3%。他補充,當青年失業率已衝破20%,中國感覺上已進入經濟衰退。

報導說,1990年代日本經濟開始停滯時,其人均GDP已超越高所得經濟體平均值,並逼近美國水準。然而中國目前僅略高於中等所得水準。中國第2季GDP年增6.3%,經濟學家認為其2023年增約5%,之後增速放緩。

過去10年中國GDP平均年增7%、2000年代超過10%。如此流失動能,讓經濟學家不再將疲軟的家庭消費與民營投資歸咎於疫情影響,而是認為結構性問題使然;這些包括房地產泡破破裂、投資與消費的嚴重失衡、地方政府債務如山、中共對社會,包括民企的嚴厲管控,以及勞動力萎縮、退休族群擴大。

華泰資產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說,「人口問題、房地產硬著陸、地方政府債務沈重、民營部門悲觀情緒以及美中緊張,讓我們對中長期增長無法樂觀」。

中國決策者表示,希望家庭消費驅動增長,Fathom Consulting公司中國經濟學家歐特斯(Juan Orts)說,提振消費需求須將資源轉離出製造業出口商,這可以部份解釋為何中國當局猶豫採取相關改革。他說,「我們不認為中國將致力該路線」,而該路線是走出經濟低谷的解方。

事實上中國背道而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反對分配不公平的「共同富裕」政策,鼓勵金融等其他部門減薪,惡化的城市財政也促使公務員降薪,進而導致通貨緊縮螺旋。40歲趙姓銀行經理說,她覺得自己永遠不會富有,儘管她數度升職,但薪水不變。她說,「我已錯過中國銀行的黃金年代」。

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認為,中國已面臨消費者與企業急於還債,而非借貸與投資的「資產負債表衰退」,他說,這是蕭條的開始,唯一解決之道是「迅速、龐大與持續的」財政刺激,同時伴隨讓民營部門擺脫國家陰影的改革,比如透過改善與外資來源國關係等方式。

這將需要中國改弦易轍。然而辜朝明說,「每次美國宣佈一些反中政策,中國政府就提出對等措施,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是中國而非美國,如果中國人無法達成他們的中國夢,或許就有14億不怎麼幸福的人民,社會恐相當不穩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