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國銀5月對中曝險年減1800億 金管會曝4原因

2023/07/04 17:44

金管會最新公佈,今年5月底國銀對中國曝險占比為25.18%,創有統計以來最低。(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我金融機構對中曝險直直落。金管會今天公布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最新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為止,「曝險金額」為1.05兆元,年減1807億元,另「曝險占淨值比重」僅25.18%,較去年同期的30.15%,也減少逾5個百分點,更創下這項統計公佈以來之最低紀錄。

由於「重啟服貿」成為總統大選攻防議題,使得外界關注我金融業對中國市場曝險狀況。所謂「曝險」是銀行業的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的總額,若曝險越高、代表可能風險越大。基於風險考量,金管會有訂定「法定門檻」,國銀對中國曝險占淨值比重,不得超過100%,也就是一倍。 

金管會今天公布最新國銀對中國曝險「雙指標」,截至今年5月底對中曝險為「曝險金額」為1.05兆元,「曝險占淨值比重」為25.18%;如果比較去年同期,去年5月底的曝險金額是1.23兆元,而曝險占淨值比重30.15%,不僅雙雙走跌,更一舉創下這項統計公佈以來的新低紀錄。

其中,金管會是每季固定公佈這項統計,根據統計,今年第一季(3月底)的對中曝險比重為25.6%,若參考5月數據的話,如無意外,預估第2季(6月底)的曝險,相較第一季應該會呈現下跌,也就是「連九跌」(連續9季下滑)。

為何國銀對中國曝險跌跌不休?對此,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分析有4原因,包括:第1、近幾來,中國總體經濟進行風險調控;第2 、中國之前嚴格執行疫情控管措施;第3、中國實體經濟成長放緩;第4、中美雙方貿易衝突持續等。

林志吉說,因為上述原因造成中國企業及房產不動產風險增加,使得國銀業者採取審慎原則,並減少對中國放款及投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