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的德國,近期經濟成長動能失溫;市場認為,歐元區恐受波及。(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素有歐洲經濟“火車頭”之稱的德國,最近經濟成長遇到了“路障”。根據德國官方近期披露的數據,德國GDP出現連2季和同期相比負成長。市場認為,德國經濟已出現“技術性衰退”,這個負面訊號對歐元區來說,是1個不好的消息。
媒體報導,德國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占歐盟國內生產總值的近30%,巨人的停滯對其他國家來說,意味著“1個疲軟的德國代表著1個疲軟的歐元區”。當地時間16日,德國財政部長克里斯蒂安·林德納表示,鑒於德國自身的經濟狀況,德國將削減國家預算,德國已沒有能力為歐盟預算支付額外資金。
林德納指出,去年俄烏衝突以來,歐盟已向烏克蘭提供了720億歐元的各類支持,歐盟在2027年的長期預算都是透支狀態。
放眼歐元區,歐洲央行近期發布的金融穩定評估報告認為,經濟成長前景不明朗、通膨持續和融資條件收緊等問題,將繼續影響歐盟地區企業、家庭和政府的資產負債表。經濟學者則認為,在金融風險不斷累積的背景下,歐洲央行執意加息以抑制通脹,這無疑增加了歐元區金融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
德國央行(Bundesbank)在16日表示,德國經濟今年將陷入萎縮,至少在2025年之前,通貨膨脹率仍高於2%。德國央行預計,德國經濟明年將增長1.2%,2025年將增長1.3%,均低於此前的預測,主要是由於利率上升以及競爭力下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