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中國淪經商地獄 台商視為畏途

2023/06/19 07:37

從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到零售、貿易等一系列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中國疫後經濟復甦陷入停滯。(路透資料照)

中國台商投訴海基會案件 累計近萬件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年中國經營環境惡化,加上美中貿易戰升級,台商面臨巨大衝擊,「中國夢」碎紛紛撤資,製造業者加速撤離中國。台商到中國投資,普遍會遇到的情況是核心專業技術被竊,產品被中國人山寨剽竊,經營環境急轉直下,最終被迫歇業。但賠錢還不是最糟的情況,更嚴重的是許多台商連自己的人身安全都無法保障,台商、台幹面臨暴力威脅、非法審判、拘禁,也有人經商失敗後不願返台,流浪中國街頭成「台流」。

根據海基會統計,受理台商申訴案件,截至今年1月底,累計8947件,其中人身安全投訴案件達4749件,財產法益投訴案件4198件。還僅僅是向外求助者,實際受害的台商總數恐怕遠遠超過這一數字。

2021年8月,據傳中共高層認定,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應是「台獨金主」,使得遠東集團在中國投資的化纖紡織、水泥企業等,因環保、稅務、消防等方面違規,在五個省市遭到罰款及追繳稅款,總金額達到4億多人民幣。(資料照)

徐旭東被認是台獨金主 遠東集團在中國遭重罰

2021年11月,據傳係因為中共高層認定,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應是「台獨金主」,使得遠東集團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化纖紡織、水泥企業等,因環保、稅務、消防等方面違規,在五個省市遭到罰款及追繳稅款,總金額已經達到四億多人民幣。國台辦對此表示,「絕不允許支持台獨、破壞兩岸關係的人在大陸賺錢,干吃飯砸鍋的事。」

2022年8月,在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共更加重對台灣政商打擊,宣布將對「台獨頑固分子」採取刑事懲處措施,終身追責,同時宣布將懲戒「台獨頑固分子」關聯機構,點名兩個隸屬於外交部的台灣民主基金會和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及宣德能源、凌網科技、天亮醫療和天眼衛星科技四家企業,禁止中國企業團體或個人與其交往,並禁止負責人登陸。

不論是「台獨金主」或是「台獨頑固分子」,都是讓台商膽戰心驚的罪名,因為不知道中共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而且一旦被中共扣上這帽子,隨之而來的財產損失與人身安全,都將陷於重大的風險中,這讓台商對再前往中國視為畏途。

中國東莞石碣新洲的外事監獄裡,曾關押了近千名台籍人士,這些台商被關押的原因,最多的是因為各式官僚和政治迫害入獄。
(截自石碣新洲外事監獄官網)

稅務是最大風險 東莞外事監獄關近千名台商

台商在中國經商的處境,除了因為兩岸局勢緊張引發的政治風險與日俱增,在中國投資的稅務刑事風險也是令台商神經緊繃的事務,尤其是逃稅、騙取出口退稅、虛開增值稅發票或虛開發票、非法購買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購買偽造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等,被中共認為是四類危害稅收徵管行為,都會給台商帶來莫大的災禍。

位於東莞石碣新洲的外事監獄裡,曾關押了近千名台籍人士。他們之中,雖然有作姦犯科的,也有誤觸中國繁複多變經濟法令的,但令人怵目驚心的是,最多的是因為各式官僚和政治迫害入獄。

從事多年台商營救工作的東莞台商協會指出,許多台商因為不熟悉中國法規,只要商品進口數量不符合規定,很可能會被視為是走私或逃漏稅,「中國和台灣不一樣,不是補稅、繳罰金就能了事,很多直接涉及刑法。」

曾協助營救多位台商成功經驗的台企聯榮譽會長張姓台商則表示,台商會鋃鐺入獄,固然有很多人是因為偷賣專供加工出口的免稅進口原料,被認定走私、逃漏稅,但也有不少人是因為政治意識薄弱,犯了政策上的錯誤。

台商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最大投資者,但過去10年來對當地的新資本支出持續下降。(法新社資料照)

台商對東南亞投資翻倍 

台商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最大投資者,過去10年來對當地的新資本支出已持續下降。自美國前總統川普開始推動美國企業與中國脫鉤以來,投資加速放緩,拜登政府在很大程度延續了這一政策。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數據顯示,2023年第1季台企在中國的新投資比去年同期衰退10.4%,降至7.58億美元(約新台幣233億);2022年全年對中國投資減少了近14%。

數據顯示,第1季海外投資總額激增240%至69億美元(約新台幣2121.4億),其中一半來自台積電在亞利桑那新廠投入的35億美元(約新台幣1076億)。隨著企業尋求中國以外的替代生產基地,台商對東南亞的投資也幾乎翻倍。

金管會6日公布我國上市櫃公司投資中國最新情況。截至2023年第1季止,上市櫃赴中國「投資家數」較去年底減少了9家,「投資金額」減少190億元、創下6年同期新低;「投資獲利」也減少215億元;除新投資縮減外,台企在中國獲利也大量流出,「投資匯回」為156億元,至少十年新高。

國銀業者表示,部分上市櫃公司在中國子公司營運不佳,為了降低虧損,並基於整體經營風險考量,所以將投資金額往下調整。上市櫃從中國獲利匯回創新高則顯示,上市櫃目前對中國當前經濟情勢有諸多疑慮,把較多資金匯回台灣,而非留在當地繼續投資。

今年5月中國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達到20.8%。(彭博資料照)

台海地緣政治風險 台商也擔憂

近年來,中國一直在擴大對台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壓力,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報告指出,隨著台商在地區內實現多元化,與中國關係的某些要素,正在以10年前無法預見的方式減弱和重塑。

CSIS對500多名台商高層進行的調查顯示,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受訪公司,超過4分之1已經將部份產能或採購轉移出中國,另外3分之1正在考慮這麼做;在撤離中國的企業當中,63.1%的公司前進東南亞,約半數的企業將部份業務遷回台灣。

CSIS的調查表明,台商高度關注公司對中國經濟的過度依賴以及軍事衝突的風險,超過4分之3的受訪者表示,台灣需要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台商不僅要離開中國,也正從台灣轉移。在受訪者中,有13%的人表示,已經將部份業務遷出台灣,另有20.8%的人正在考慮。其中67.8%的人表示,他們要遷去東南亞。

台商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以降低美中緊張局勢的影響,加劇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的疲軟。中國昆山台商的薪資已從去年的時薪25人民幣(約新台幣108元),降至不到19人民幣(約新台幣82元)。許多台商更是不再支付高達1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3萬)的簽約獎金,而是開始收取篩選應聘者的費用。

自從去年4月上海封城後,客戶訂單都往外跑,台商也跟著出走。(路透資料照)

「小台北」昆山 榮景不再

在台商前進中國的巔峰時期,中國電子製造業重鎮江蘇省昆山,一度聚集了超過10萬名台商,是台商在中國投資最密集的地區,更有了「小台北」的稱號,但現在榮景早已不復存在。

根據當地台商向媒體透露,自從去年4月上海封城後,客戶訂單都往外跑,很多大公司往其他地方遷移,台商也著出走。中媒報導指出,以前昆山工廠招200人,現在只招20人,這可能還是經過「美化」的數據,實際上多數工廠現在不僅不招人,甚至還在裁員。

恆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指出,江蘇昆山的崛起全歸功於台灣製造商湧入,隨著台商撤離,當地成長將更為疲弱。

另名台商則提到,相較高峰時期,蘇州當地預計已經有3分之1的台商離開,而另外3分之2因為種種因素「難以離開」,儘管工廠還在,大多也將產能轉移出去了。

近年中國經營環境惡化,加上美中貿易戰升級,中國出現台商撤離潮。(路透資料照)

經濟凋疲 中國青年失業率20.8%

從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到零售、貿易等一系列經濟數據不如預期,隨著疫情大流行後經濟復甦停滯,中國在通貨緊縮邊緣徘徊。牛津經濟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盧姿蕙(Louise Loo)在報告中指出,疲軟的投資數據表明,中國當局不太可能停止貨幣寬鬆政策。

中國房地產投資在今年前5個月累積下降7.2%,從1-4月的6.2%降幅進一步加速。盧姿蕙提到,這顯示出儘管至今為止國家一直主導投資,但在吸引私人投資或提振整體商業信心方面,並沒有產生效果。

5月,中國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達到20.8%,是總失業率5.2%的4倍。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表示,要推動中國經濟復甦,讓年輕人重返工作崗位將是一大關鍵,因為他們佔中國消費的近20%。

作為衡量消類者信心的關鍵指標,零售額在5月成長了12.7%,低於13.6%的普遍預期,同時也不及4月的18.4%漲幅。

台灣經濟在2022年穩定成長,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首次超車日本、韓國,反觀中國經濟全方面下滑,即使解封後全力拚經濟恐怕也於事無補。就連中國當地官員也坦言,在經濟環境不斷變化下,對外國投資和貿易預測需要更加現實,「快速成長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