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積電晶圓代工市佔首破6成 狠甩三星

2023/06/12 14:49

台積電晶圓代工市佔率破6成,遙遙領先三星(記者洪友芳攝)台積電晶圓代工市佔率破6成,遙遙領先三星(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研調機構TrendForce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受終端需求持續疲弱以及淡季效應加乘影響,第1季全球前10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季跌幅達18.6%,約273億美元,預期第2季產值將持續下跌,季跌幅會較第1季收斂;其中,台積電第1季營收167.4億美元,季減16.2%,但市佔率達60.1%,較上季的58.5%攀升,南韓三星不升反降,由上季的15.8%減為12.4%,台積電進一步遙遙領先三星。

全球前10大晶圓代工業者,第1季排名最大變動為格羅方德超越聯電,拿下第3名,高塔半導體(Tower)超越力積電及世界先進,登上第7名。

TrendForce指出,第1季前10大晶圓代工業者產能利用率及出貨均下跌,排名之首的台積電季營收167.4億美元,季減16.2%,因筆電、智慧型手機等主流應用需求疲弱,影響7/6奈米及5/4奈米產能利用率明顯下跌,營收分別季減逾20%及17%。第2季可望短暫受惠於急單需求,但產能利用率持續低迷,預期第2季營收仍會衰退,季跌幅較第1季收斂。

排名第2的三星8吋與12吋產能利用率均下滑,第1季營收僅34.5億美元,季減36.1%,是第1季跌幅最高的業者。第2季目前來看有零星零組件訂單回流,但多半來自短期庫存回補而非終端需求轉強訊號,值得注意的是,第2季將有部分3奈米新品產出正式貢獻營收,預期季跌幅將放緩。

排名第3的格羅方德第1季營收18.4億美元,季減12.4%,自去年下半年市況反轉以來,來自美國本土車用、國防、工控與政府等相關訂單支持,讓格羅方德營運穩定,今年第1季營收正式超越聯電,拿下第3名,第2季由於工控IoT、航太國防及車用等訂單仍穩定,將支撐格羅方德產能利用率表現,預期營收大致持平第1季。

第4名的聯電第1季營收季減17.6%,約17.8億美元,其中28/22及40奈米營收分別下跌約兩成及以上。第2季因PMIC、MCU等客戶砍單,8吋產能利用率將跌至60%以下;12吋則受惠於28/22奈米如Tcon、TV SoC急單支撐,產能利用率約80%,同時平均銷售單價穩定,預期營收可持平或小幅上升。

中芯國際第1季營收季減9.8%,約14.6億美元,其中8吋營收季減近3成,12吋營收則因產品組合較多元,及中國內需支撐,營收微幅季增1~2%。第2季受惠部分訂單復甦加上中國內需優勢,如Driver IC、Nor Flash等,出貨與產能利用率皆有望提升,營收可望回歸成長。

消費性產品市況低迷,力積電、世界先進營收首當其衝。自2022下半年起晶圓代工產業下行,二、三線晶圓代工業者受限於製程技術、產品重疊性較高,導致競爭激烈而缺乏議價能力,因此營運表現在需求反轉向下的情境中變化更為劇烈。第1季6至10名最大變動為高塔半導體,上升至第7名,基於歐洲市場需求支撐,營收季跌11.7%,約3.6億美元,跌幅較多數二、三線代工廠來得輕微。

儘管力積電受惠於部分來自電視相關LDDI庫存回補動能,HV製程營收季增約26%,其它平台產品如PMIC、Power discrete則仍在庫存修正,客戶投片態度趨於保守。第1季營收約3.3億美元,季減18.7%。

世界先進同樣因大小尺寸DDI客戶陸續因庫存趨於健康,投片量開始恢復,PMIC投片狀況同樣不佳。第1季營收約2.7億美元,季減11.8%。其他業者如華虹集團(HuaHong Group)第1季營收約8.5億美元,季減4.2%;東部高科(DB Hitek)營收約2.3億美元,季減20%。

TrendForce預期,第2季前10大晶圓代工業者產值將持續下跌,季跌幅會較第1季收斂。儘管因應下半年旺季需求,供應鏈多半應在第2季陸續開始備貨,但市況反轉後供應鏈庫存堆積且目前去化緩慢,多數客戶備貨態度仍謹慎,使第2季晶圓代工生產週期較以往緩和,僅有零星急單如TV SoC、WiFi6/6E、TDDI等,整體產能利用率成長受限。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