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人民幣國際化像白日夢?原因是它

2023/06/09 07:55

近年中國資本管制手段漸趨嚴格。
(美聯社)

中國拉攏盟國擴大使用人民幣結算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資本管制行之有年,近年有持續收緊的態勢,雖然中國美其名維護國家金融穩定,但背後目的其實昭然若揭,最經典例子就是拉攏盟國擴大使用人民幣結算。

資本管制是一國政府對資本流出和流入國境的限制,具體措施包含政府限制資本跨境交易、限制跨境支付和轉帳、外匯管制、對跨境資本流動徵稅等。一般而言,一國採行外匯管制的主要目的多為穩定金融市場,避免金融市場失序,重創實體經濟。

或許中國維穩匯率、控制資本流動、遏制企業不良行為目的不假,但覬覦貨幣霸權地位、去美元化、外匯存底不足也是真。

中國拉攏俄羅斯等盟國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加速市場去美元化呼聲。(歐新社)

中國境內美元需求大 「系統性美元短缺」浮現

人民幣積極朝向國際化的發展史,始於2009年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當年全球剛經歷完金融海嘯,歐美國家金融體系元氣大傷,中國挾2001年加入WTO之後積累的雄厚經濟實力,作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與最大出口國,推出「四兆元」計畫救市,儼然成為當時的流動性提供者,而尋求金融話語權戰略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聲音逐漸出現,人民幣此刻開始邁向國際化的道路。

而近期的俄烏戰爭,促使美國和西方國家決定凍結俄國逾3000億美元(新台幣9.24兆)的外匯存底,也使全球主要經濟體開始省思美元的重要性是否過度集中,包括沙烏地阿拉伯考慮將出售給中國的石油改用人民幣計價、以色列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並減持美元及歐元、美國使用美元霸權對俄羅斯進行的金融制裁等,都讓市場擔憂美元的霸權地位可能被人民幣取代,加速了去美元化的呼聲。

另外,中美貿易戰從2018年打到現在,中國廠商難透過出口賺取美元,要是業者無法賺到足夠美元,中國經常帳或許會由盈轉虧,而當地外銷業者也擔心人民幣貶值和貿易衝突升溫,也不願匯回美元,與此同時,以往對中國砸錢不手軟的外資,現在逐漸縮手,導致中國國內美元需求大,取得管道卻減少,提高了「系統性美元短缺」(systemic dollar shortage)的可能性。

中國外匯管制嚴格,「新興市場教父」墨比爾斯(Mark Mobius)稱,投資中國讓人不放心。(路透)

墨比爾斯帳戶被凍 驚醒所有外資

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基金經理人墨比爾斯(Mark Mobius)今年3月曾表示,中國正在限制資金流出,導致他位於上海匯豐銀行的帳戶,無法提取資金,儘管他如今已經領到錢,但他警告,在中國《國安法》的背景之下,在中國投資仍使人感到不安。

Daiwa Capital Markets亞洲日本的首席經濟學家Kevin Lai表示,中國只允許極少量的金錢離開,每次他們試圖放行資金,市場就會變得太動盪,中國無法承受,必須立刻停止。

中國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外商直接投資為1903億美元(新台幣5.8兆),顯著低於2021年的3340億美元(新台幣10.2兆)以及2020年的2531億美元(新台幣7.8兆)。按此數據,去年外商對中直接投資,降幅達到43%。

封城導致外國人外量撤離 人民幣一直貶

由於地緣政治動盪、COVID-19疫情重創不同地方的供應鏈,中國對外企的立場愈發不可預測,外國人也正在從中國撤離。根據中國歐盟商會上海分會發布的報告,2022年3月,上海為了防止COVID-19疫情擴散而宣布封城後,約有25%居住在上海的德國人離開了這座城市,而在上海市政府登記的法國人和義大利人的數量減少了20%。

人民幣匯率也在不斷下跌。6月7日開市前,中國人民銀行將人民幣中間價定為1美元兌7.1196,這是自去年12月1日以來最低;離岸人民幣則連續第3天走低,6月6日觸及2023年新低,一度到達7.1413,創去年11月30日以來盤中最低,7日已回到7.1298附近水準。

自2023年1月中國重新開放邊境觸及高點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下跌逾6%,成爲今年表現最差的亞洲貨幣之一。其中,5月以來貶勢尤其明顯,連續突破7.0和7.1關口,屢創今年新低。

漸趨嚴格的外匯管制、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美國的利差擴大、即將到來的公司股息支付,以及外國拋售股票和債券導致的資本持續外流,這些因素加在一起都給人民幣帶來龐大壓力。

國際貨幣基金(IMF)數據顯示,2022年第4季美元仍占全球外匯存底比重將近6成。(路透)

全球經濟體最愛美元

雖然中國不斷串聯友中國家增加使用人民幣交易,但美元依舊是外匯存底貨幣霸主,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公佈的數據,2022年第4季美元占全球外匯存底比重將近6成。

美元作為全球貿易主要貨幣已長達數十年,這不僅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還因為各國都需要的石油是以美元定價,其他大部分商品也都是以美元定價和交易。

觀察人民幣支付占比,截至2021年雖創新高來到2.7%,但全球仍有近4成的交易以美元進行,另外3成以上則由歐元進行,顯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依舊緩慢。

中國智庫北京安邦諮詢公司同樣看衰自家去美元化策略,他們認為,美元獨大的基本格局難以在短期內改變,美元仍將扮演世界經濟的主要「計價貨幣」,是全球經濟體系最願意接受的「硬通貨」,即使有一部分國家在未來的國際貿易活動中不使用美元,也不會從根本上動搖美元的國際地位。

其次,美元地位事關美國國本,美國會不惜一切來保護美元地位。美元是美國生產製造並向全世界輸出的最重要「產品」,也是美國駕馭全球經濟體系與金融市場的核心工具。若是美元地位衰退,也就代表著國家地位系統的衰弱,美國必定會以舉國之力阻止。

第三,中國與美國的經濟關係極為密切,在全球化過程中,中美經濟建構起了規模龐大、互補、難以分割的市場化關係,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一定程度上與美元是緊密相關,如果中國輕率、過早地去美元化,勢必會傷害到自己的經濟基礎。

《華爾街日報》分析,人民幣重要性雖然可能上升,但不大可能取代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路透)

中國外匯管制嚴格 限制人民幣使用範圍

《華爾街日報》評析,近期中國嚴格的外匯管制只會擴大人民幣使用範圍的障礙,這會限制外國公司除與中國進行直接貿易外,以及人民幣投資和借款的意願。中國資本市場仍在發展中,對於外資直接在岸資產投資有嚴格規定,相比其他已開發國家貨幣市場,中國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也較小。

人民幣若被更廣泛地用於投資目的,會給中國帶來變化,包括國內儲蓄率下降、人民幣資金成本上升等。這種變化將對中國構成挑戰,中國目前經濟成長高度依賴出口,以及人為壓低國內國有企業的資本成本。

人民幣重要性雖然可能上升,但不大可能取代美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除非中國經濟模式發生劇變。截至目前,美元作為全球貿易和儲備貨幣角色看起來相當穩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