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姓車主購買的保時捷電動車Taycan,事隔17個月還沒能交車。(施姓保時捷買主提供)
〔記者鄭旭凱、楊雅民/綜合報導〕一名住在雲林縣的保時捷電動車Taycan的施姓買主,去年1月下的訂單苦苦等了17個月還沒拿到車,今年4月間新車終於到港,又等了6週還是無法交車,他憤怒的表示,原本期待的心情變得有些冷卻,若非簽有不平等條款,早就不想買了。對此,經銷商表示由總公司回應,台灣保時捷則表示要先了解狀況。
施姓買主等到不耐煩,但因預先簽有條約,若違約則所交的150萬元則被視為違約金,無法退款。(施姓買主提供)
施姓買主說,去年1月他試乘了多款的電動車後,認為保時捷Taycan不僅外型好看,而且底盤操控感覺也非常好,雖然知道新車要等很久,但總車價500多萬元,他還是依規定先花了30萬元下訂,去年11月通知選配,又交了120萬元的車款。
施姓買主說,由於烏俄戰爭加上全球缺料問題,他知道交車要等上15個月,這些他都接受,但是4月底車輛到港,港務局通常3天就過關放行,結果說是塞港,過了3週後才通知新車抵達展間。
施姓買主表示,後來又說整批Taycan電動車需整批刷新程式才能領牌交車,於是又過了2週,業務後來又說說車子的程式二刷沒過,還要等德國寄來檢測後才知道何時放車。
施姓買主說,如果車子有程式軟體重大瑕疵,怎麼可能會只有扣留這批車?車子到港即使未領牌,隨著時間流逝,車子都在折舊中,卻沒統一補償辦法。
施姓買主表示,原本充滿期待的購買新車,卻因為交車時間一拖再拖,期待的心情變得冷卻,若不是購買過程中有加註不平等條款,如果等太久不想買、繳出去這150萬元將全數沒收,不然他早就不想買了。
施姓買主購車的高雄保時捷中心表示,由於只是經銷商,無法回應相關問題,再向總公司請示;台灣保時捷則表示要先了解才能回應。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