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郭董的投資!鴻海的損失?

2023/05/29 07:47

鴻海日前公佈財報,在法說會上直指,首季獲利表現衝擊,主要受到認列173億元夏普轉投資虧損影響。
(路透資料照,本報合成)

鴻海首季認列夏普轉投資虧損173億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鴻海(2317)日前公佈財報,第一季獲利大幅下滑,業外虧損達到201.12億元,鴻海在法說會上直指,首季獲利表現衝擊,主要受到夏普(Sharp)資產減損影響,今年第1季認列轉投資虧損173億元,鴻海作為大股東也要求夏普提出改善方案,必要時將要求夏普調整管理團隊、改善營運。

夏普5月11日公佈財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的2022會計年度,全年度淨虧損達2608億日圓(約新台幣584億),這是自2016會計年度以來,6年後再次出現虧損。其中,在面板市場低迷下,今年1月到3月出現2200億日圓(約新台幣493億)的資產減損,其中又以堺工廠帶來的損失最大。

堺工廠原本是夏普的子公司,2012年賣給郭台銘,郭台銘那時對外宣稱這是他個人的投資;2016年郭宣布投資2674億元,在中國廣州興建一座10.5代面板廠「超視堺」;2019年郭台銘因個人因素,出讓堺工廠股份給海外基金公司WPL(World Praise Limited)  ;2022年夏普宣布,將提高對堺工廠的持股比重,從海外基金WPL手中買回80%股份,堺工廠回歸成為夏普的全資子公司。

2022年夏普買回堺工廠所有股權

等於過去10年中,堺工廠從夏普賣到郭董手上,郭董再轉給海外基金公司WPL,WPL再把股份賣回給夏普。

全球面板業這兩年虧損累累,堺工廠2022年併給夏普後,由夏普承受這虧損,鴻海因為尚持有夏普股權,也須認列轉投資虧損。截至2022年9月為止,鴻海集團持有夏普股權比重約44%,另外郭台銘實質支配的投資公司「SIO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簡稱 SIO)持有約13.24%。郭台銘在鴻海的股權,依証交所公告資料顯示,郭台銘個人持有鴻海12.57%。

在2022年夏普買回堺工廠所有股權前,堺工廠的盈虧,夏普只要依其持有的三成多股權認列損益,大部份都是郭台銘個人的投資賺賠。但在夏普收回堺工廠股權後,堺工廠的巨虧變成要由夏普全數認列,接下來鴻海再依持有夏普的股權認列,5月11日鴻海公布財報後,隔日股價下跌2.38%,市值縮水346億元,鴻海所有投資人都得一起來承受這損失。

鴻海集團在2016年併購日本夏普。圖為郭台銘(左)與夏普時任社長高橋興三(右)。(歐新社資料照)

郭台銘先買堺工廠 鴻海隔4年才入主夏普

回顧堺工廠的歷史沿革,2008年夏普及索尼(Sony)決定共同成立新面板廠,隔年正式成立夏普顯示產品公司(Sharp Display Product Corporation),是全球第1家10代面板廠。2009年7月,夏普將位於日本大阪府堺市設立的新廠分割成獨立的子公司「夏普堺工廠」,同年10月堺工廠開始營運,並在12月併入夏普顯示產品公司。

2010年全盛時期,堺工廠營業額達到2400億日圓,營業利益259億日圓,無奈受到中國面板廠大舉擴產以及價格競爭影響,導致堺工廠2011年就陷入虧損,長期以來虧多賺少

2012年,索尼決定將股份賣給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的私人基金,與夏普並列為共同經營者。同年,公司更名為堺顯示產品公司(Sakai Display Product Corporation,SDP),8月完成股權轉換,郭台銘的投資公司和夏普皆持有37.61%股權。

堺工廠是液晶面板及模組製造公司,為10代面板廠,專做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在當時高解析度面板的技術領先全球,成為郭台銘掌上明珠。2016年,夏普出讓部份股權,使得郭台銘個人持有超過一半股份。

從堺工廠牽起線,鴻海集團以及郭台銘個人投資,在2016年以3888億日圓(約新台幣871億)總投資金額,合計取得夏普66%股權,正式入主,拯救了當時陷入財務困境的夏普。鴻海併購夏普後,半年內協助夏普轉虧為盈,在2016年8月1日被降至東證二部的股票,也在2017年7月重返東證一部。

2016年底,郭台銘為打造8K+5G供應鏈,親自飛往中國廣州,與廣州市政府簽訂10.5代廠合作協議,投資61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2674億),隔3個月後,廣州新廠正式動土。在廣州成立的超視堺國際科技是堺顯示產品的子公司,從事顯示器、智慧電視、電子白板生產以及研發高階顯示技術產品。

位於日本大阪府堺市的堺工廠為10代面板廠,專做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成立時技術領先全球。(彭博資料照)

面板讓郭董吃足苦頭

媒體報導指出,郭台銘過去曾稱自己是「全世界投資面板最多的人」,從群創(3481)、夏普、大阪堺工廠到廣州超視堺,根據估計,郭台銘在面板事業的投資金額超過千億元,但近年景氣卻不如預期,過去寄予厚望的面板,反而成為最頭痛的業務。

郭台銘投資堺工廠後,該公司在短短1年內扭轉了之前連續數年鉅額虧損的局面,2013年起轉虧為盈,到2015年連續3年持續獲利。但好景不常,受全球面板業低迷不振拖累,堺工廠在2018年虧損284.7億日圓(約新台幣63.8億),2019年續虧損196.42億日圓(約新台幣44億)。

2019年,日媒報導指出,廣州廠量產計畫可能暫停,並引述知情人士稱,郭台銘個人投資的中國廣州超視堺10.5代面板廠,正在尋求新的投資人,以挹注資金。堺顯示產品公司隨後則發出聲明表示,郭台銘因個人因素,已出讓堺工廠股份,因此廣州廠營運,與郭台銘無關。

與當初高調買下堺工廠和投資廣州廠相比,郭台銘賣掉手中持股的行動相當神秘,當時郭台銘本人和夏普都未對外說明交易金額和買家身份。

2021年,夏普以投資大尺寸液晶面板太燒錢為由,董事會決議通過,出清堺顯示產品公司所有股權,不過最終計畫生變,夏普留下2成持股。2022年,夏普宣布,將提高對堺工廠的持股比重,從海外基金World Praise Limited(WPL)手中買回80%股份,堺工廠回歸成為夏普的全資子公司。

夏普2022會計年度淨虧損達2608億日圓,出現加入鴻海集團以來首次虧損。
(彭博資料照)

堺工廠今年第1季 資產減損422.7億元

堺工廠回歸夏普,恰逢面板市場低迷,在電視液晶面板市場環境惡化下,堺工廠在2023年1月到3月出現高達1884億日圓(約新台幣422.7億)的資產減損,拖累業績表現。

根據日前公佈的財報,截至今年3月結束的2022會計年度,夏普本業營業虧損257億日圓(約新台幣57.6億),加上轉投資虧損使得全年淨虧損達2608億日圓(約新台幣584億),,讓夏普出現加入鴻海集團以來首次虧損,赤字遠遠超過市場預期。

夏普執行長吳柏勳在記者會中表示,面對鉅額的虧損,自己應該承擔最大的責任,現階段對夏普來說最重要的是要在2023年恢復盈利,以成為實力雄厚的品牌企業為目標,技術創新相當重要,將強化核心技術、發展品牌業務、創造新商機。

英國研究公司Omdia分析師早瀨宏(Hiroshi Hayase)指出,由於疫情的影響,全球電視換新、需求「目前根本沒有動靜」,各地的面板商處境都相當艱難,夏普也飽受產能過剩所苦,固定成本在拖累表現。

野村證券(Nomura)分析師岡崎優(Yu Okazaki)則表示,雖然夏普提出了要努力實現盈利的目標,並建立以品牌業務為中心的業務結構政策,但實際上缺乏成長戰略的具體措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