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文件揭交易內幕 瑞銀坦言原不想收購瑞信

2023/05/18 09:23

瑞銀在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中坦言,原先並不想要收購競爭對手瑞信。(路透資料照)瑞銀在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中坦言,原先並不想要收購競爭對手瑞信。(路透資料照)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瑞銀(UBS)在今年3月收購競爭對手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監管文件顯示,瑞銀原先並不想買下瑞信,但隨著銀行業危機爆發,瑞信的財務狀況惡化,促使當局迅速採取行動,才推動了這筆倉促的交易。

《路透》報導,瑞銀在週二(16日)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中告訴投資人,鑑於「緊急情況」,只有不到4天的時間可以進行盡職調查。據估計,這筆收購案造成約170億美元(約新台幣5248億)的損失。

瑞信近年多次踩雷,捲入一系列企業倒閉事件,嚇壞客戶並掀起一波撤資潮,美國地區性銀行倒閉,引發銀行業更廣泛危機的擔憂,加劇了瑞信的困境。在瑞信經歷了艱難的1年後,瑞銀同意收購這個競爭對手。

存款外流和股價大幅下跌,促使瑞士央行在3月15日向瑞信提供流動性援助。文件顯示,瑞銀和瑞信隔(16)日簽署1份保密協議,瑞銀啟動盡職調查。

3月19日,瑞士央行宣布,瑞銀將以3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1035億)的股票收購瑞信,並承擔因關閉部份業務所導致高達5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1725億)的損失。文件顯示,最終價格高於最初的1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45億)。

文件表示,去年10月瑞銀曾對收購瑞信顯露興趣,當時董事會特設的戰略委員會審查了瑞信的財務困境。12月初,管理階層對收購瑞信的後果進行了初步評估。今年2月,戰略委員會和董事會皆認為,收購案「沒有吸引力」,但同時也開始為監管機構可能要求瑞銀介入的情況做好準備。

文件中也提到,從去年12月到1月中旬,瑞信高層都一直在與政府討論潛在的選項,其中包括與瑞銀合併。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