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投資逆勢成長 專家:台廠可切入3大商機

2023/05/11 18:38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楊淳安指出,生成式AI需要大量資料與算力,因此促進雲端服務、資料庫、晶片等軟硬體產品的需求與創新。(資策會MIC提供)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楊淳安指出,生成式AI需要大量資料與算力,因此促進雲端服務、資料庫、晶片等軟硬體產品的需求與創新。(資策會MIC提供)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11日)發布生成式AI趨勢,觀察整體AI投資市場變化,受到升息影響,2022年AI投資金額較前一年下滑34%,然而生成式AI投資卻逆勢成長,隨著應用逐漸普及,預期帶動資本市場投資熱度逐年上升,2023年全球生成式AI投資將突破百億美元。

生成式AI仰賴由資料與算力構成底層基礎架構,往上疊加深度學習演算法,建構出生成式AI模型。資策會MIC觀測技術演進,指出2大技術趨勢:

第一是「垂直領域專用模型將蓬勃發展」,現階段技術發展以通用大模型為主,然而其所需要的算力資源、後續模型推論營運,僅有少數廠商有能力開發,未來垂直領域需要客製化模型以解決特定任務,可觀察到垂直領域已出現降低參數的專用模型。

第二是「多模態將成為通用與專用模型基本配備」,當單一大模型能處理文字、圖像、影片和語音等多種任務時,便稱為多模態基礎模型,未來無論是通用(GPT-4、PaLM-E)或專用(Gen 2、DALL·E 2)模型,多模態都將成為基本配備。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楊淳安指出,生成式AI需要大量資料與算力,因此促進雲端服務、資料庫、晶片等軟硬體產品的需求與創新,為各行各業提供新興應用與商業模式,形成生成式AI生態系。

其中,台灣資通訊業者有3大商機:基礎架構與模型開發業者,可使用開源資源開發通用模型,提供通用大型語言模型API串接或顧問服務;其次是使用開源資源開發專用模型,根據用戶需求加入客製化設計,提供垂直領域專用模型。第3是應用服務業者,可透過串接國際廠商API,微調模型後開發專用模型,提供垂直領域應用服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