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值比低於3%的兩家壽險公司,規劃出售不動產來強化體質。圖為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資料照/記者王孟倫攝)
〔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今天(10日)出具報告指出,去年底有7家保險公司(2壽險、5產險)財務比率未符法定標準;其中,2壽險包括三商美邦與宏泰人壽,均已經向金管會提出改善財務計畫,並都將出售不動產、來提升資本等級至符合法定標準。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明天將出席立法院財委會,就「國內產壽險公司資本適足率、淨值比及營運情形暨改善計畫」進行專題報告及備詢。
去年底產壽險業的資本適足率RBC及淨值比已在3月底全數公告,金管會3月底已函請財務比率低於法定標準的2家壽險公司、5家產險公司,於1個月內提具增資、財務或業務改善計畫,以提升資本等級。
首先,在壽險業部分,三商美邦和宏泰人壽去年底連續兩期(即上半年與下半年)「淨值比」都低於3%,其中,三商美邦的RBC同時也低於200%。為強化保險業的風險承擔能力,金管會訂有「資本適足率(RBC)」、「淨值比率」兩大監理指標。
根據「保險法」現行規定,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必須達200%以上,而最近兩期「淨值比」,必須有一期達3%;一旦保險業資本不足,就必須提出改善計畫(例如:增資)達到標準,否則將遭到主管機關處分。
金管會出具給財委會的報告指出,2家壽險業財務比率未符法定標準,其中,1家(三商美邦)除已辦理增資及持續規劃增資外,並將搭配出售不動產、引進其他投資人,以改善其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另1家(宏泰人壽)則是規劃出售不動產,以利提升資本等級至符合法定標準。
所謂「淨值比」就是股東權益(淨值)除以資產總額,當美國鷹式升息,債券利率大幅上升,導致債券資產評價下跌,此時,加深壽險業的帳上金融資產未實現虧損;另一方面,資產面反映壽險業持有債券價格下跌,但負債面尚未以公允價值評價,資產減少而負債面不變的情況下,造成業者淨值下滑。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